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音乐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瀑布》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聆听《瀑布》片段,学生进一步激起热爱大自然壮丽景色之情。 二、知识与技能:能清晰感知和体验乐曲引子部分运用乐器音响叠加,后面部分运用主题变化重复来表现瀑布的创作表现手法。 三、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欣赏,乐器演奏,模拟音响、合作等活动体验和了解不同乐器音响叠加及主题重复变化等的音乐表现手法,认识并体验部分民族管弦乐器的演奏技法。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欣赏《瀑布》,体验了解乐器音响叠加、主题重复变化等音乐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认识并体验部分民族管弦乐器的演奏技法。 教学理念 本课首先遵循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理念,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对音乐要素及其表现形式进行充分体验,在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文化涵养。其次,本课也注重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演奏、即兴编创等活动,培养音乐创造性思维和合作意识,让学生走进音乐,全面提升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三大核心音乐素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古筝、二胡、琵琶、笛子、打击乐器组(鼓、吊钹) 教学方法 启发法、对比法、观察法、谈话法、聆听法、表现法、游戏法等。 教学过程 音乐导入,画面联想 1.初听第一部分,学生随着音乐画出所联想出的画面。 2.揭示课题《瀑布》。 3..介绍交响音画。 (设计意图:音乐所描绘的事物可以引起人们无限的想象与联想,用音乐激发学生对画面的联想,让音乐与画面相联系,直接切入本课主题“交响音画”———《瀑布》) 欣赏体验《瀑布》———第一部分 1.聆听乐器的演奏形式。 2.总结呈现:第一部分———叠加乐器音响的创作手法。 3.现场合奏第一部分,表现瀑布形成场景。 (设计意图:第一部分的最大特点是音响的叠加增厚增强,这个环节先引导学生通过专注聆听,关注乐器的进入顺序,然后揭示不同乐器的叠加形成特定音响,最后通过亲身体验乐器的演奏和合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强对乐器音响叠加这一创作手法的认知。) 三、细品《瀑布》———第二部分主题旋律 主题第一部分 1.听主题旋律,唱乐谱,通过一次演唱后,总结旋律无调性的特点,不好唱,介绍主题旋律取材于青海民歌《上去高山王平川》。 2.再听主题旋律,听辨主题出现次数和主奏乐器的变化。 3.总结这部分的特点 (二)主题第二部分 1.听第三次主题,感受水花四溅,水珠跳跃等不同的画面。 2.分析示范演奏乐器古筝和笛子历音的演奏技法 3.再听第三次主题,加入弹奏古筝和笛子,溅起音乐浪花。 4.聆听第四次主题,感受梆笛旋律和主题旋律互相呼应。 5.总结主题部分的主要创作手法:主题旋律的重复和变化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演唱、画旋律线等方式感受主题旋律的起伏,激发想象,在听辨和参与活动中引导学生感知了解通过主奏乐器、其他乐器的变化来表现不同音乐感受和画面,总结主题重复变化这一创作表现手法,也为下一步的音画作品创作做铺垫。) 四、完整欣赏乐队演奏视频,引出第三部分。 五、作业拓展,创作音画小作品。 1.总结本课所学的叠加乐器、主题重复变化的创作手法。 2.PPT呈现两幅画,一幅大草原,一幅海上风暴,强调创作要求。 6.小结:音乐能带给我们很多画面联想,大自然也同时激发我们很多音乐的灵感,在这多彩的音画世界,让我们尽情遐想,尽情创造吧! (设计意图:通过对作品《瀑布》欣赏体验和分析,学生对用音响叠加、主题重复变化的创作手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和经验。在本课的拓展创编环节,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手法尝试简单的音画作品创作和表现,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响探索,音乐创造表现的持续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