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54255

通用新版声律启蒙第33课《十一真其三》课件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86956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通用,新版,声律,启蒙,33课,十一真其三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声律启蒙》教学教案设计 课题 声律启蒙十一真(三) 教 时 45分钟 主备人 丁老师 教学内容 香对火,炭对薪,日观对天津。 禅心对道眼,野妇对宫嫔。 仁无敌,德有邻,万石对千钧。 滔滔三峡水,冉冉一溪冰。 充国功名当画阁,子张言行贵书绅。 笃志诗书,思入圣贤绝域; 忘情官爵,羞沾名利纤 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韵文《十一真》,理解大意。 2、熟读诵读韵文,学习诗词技巧,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蕴含的典故。 2、通过诵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准备 教学PPT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音乐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声律启蒙十一真的第三小节。(PPT第1页) 首先我们还是来欣赏一下音乐,大家根老师一起跟着音频唱吧。(PPT第2页) 营造学习氛围,心平气和学国学。 二、 新授感悟 1.正字正音、发现韵脚、读出韵律(PPT第3.4页) (1)师范读(课件出示)老师给大家读一读,请看大屏幕,注意听清老师读的字音,找找声律的感觉。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内容。(2分钟) 找出韵脚“in un en ” (3)全班接龙读。(2分钟) (4)小组用喜欢的方式练习读。打快板读、拍手读、自打节奏、唱读…… 4、展示读。 5、习古人的读法。平长仄短,声断气连,字正腔圆。 2.图示解读 图文对照,理解字义 通过熟读原文,我们了解了十一真的第二段内容。事物有相对。我们现在来看看图示解读,进一步来了解一下这段内容吧 师:通过展示PPT的图文译文讲解重点的字词,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原文 香对火,炭对薪,日观对天津。(PPT第6.7.8页) 译文:焚香对点火,煤炭对木柴,日观峰对天津桥。 薪:柴火 禅心对道眼,野妇对宫嫔。(PPT第9.10页) 译文:寂静安定的心境对潇洒飘逸的眼界。 薪:柴火乡下的妇女对宫里的嫔妃。 野妇:乡野村妇 禅心:清净的心境 仁无敌,德有邻,万石对千钧。PPT第11.12.13.14页) 译文:仁爱者无敌,贤德者有邻伴 古代的一石是多少斤 大约一百二十斤。“石”是古代重最单位,今读dàn。在古书中读shú,因古对1石约等于1祖(即10斗),因此在民间“石” 又可俗读为dàn。在正式场合、诗词、古文之中应作本音sh,10斗等于一石。一石等于一百二十市斤。一市斤等于一斤,所 以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斤。 千钧的解释 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即三万斤。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商君书·错法》:“乌获举千钧之重,而不能以多力易人。”宋杨亿《咸平六年二月十八日纪事二土二韵》:“千钧事觉重,七札岂曾妨。”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章:“这念头一起,就是千钧之力也收它不住。” 这句“万石对千钧”里的“千钧”,和咱们以前讲过的“六钧弓”有关系吗 你看,它们都有数字,也都有一个“钧”字。 达达老师:蒙蒙真细心。你说对了,“千钧”和“六钧弓”里的“钧”,指的都是重星单位。我们之前说过,六钧,差不多是我们现在的一百斤。那千钧我们不用算出来也大概知道,那就是特别重特别重的东西。 咱们有个成语叫“千钧一发”,说的就是拿一千钧重的东西,挂在一根头发上。头发多细呀,挂那么重的东西,一下就断了;挂在上面千钧重的东西就掉下去了,多危险。所以,“千钧一发可以用来形容非常非常危急的情况。 这个“万石”的“石”,也是一个单位,是用来计算能装多少东西的:“万石”,也是一个很大的单位,就是说,能装下很多很多东西。 这个“万石”还有个故事。汉朝有个人叫石奋,有一天,他当了大官。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当官就骄傲起来,还是老老实实地做人做事,也教育自己的孩子们要老老实实。 古人住的房子,有个特点,聚在一起,像咱们现在的小区一样。小区外头有个大门,走进来,经过街道,才能到自家的小门。 石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