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57583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410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年中国,节选,教学设计
  • cover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并背诵课文。 体会文中生动的比喻和排比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赏析,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韵律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 理解课文主旨,感受作者对少年中国的赞美和期望。 三、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生动的比喻和排比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观看视频,激发情感 ① 播放视频片段 首先,我会播放一段与课文主题紧密相关的视频片段,该视频将展示中国少年的风采和活力,以及他们在祖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视频的视觉冲击力,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情感基础。 ② 分享观后感 视频播放结束后,我会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后感,鼓励他们用简短的话语表达对中国少年的敬佩和对祖国发展的自豪。这样的互动环节旨在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课文所传达的爱国情感。 (2)话题探讨,引出主题 ① 提问学生 接着,我会提出一系列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如:“你们认为少年对于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性?”“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体现自己的爱国情怀?”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② 引入课文 在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中,我会适时地引入课文的主题,即《少年中国说(节选)》所表达的少年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这样的话题探讨和引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背景和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指导 ① 示范朗读,标准发音 教师先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注意停顿、重音和语速的掌握,确保发音准确,语调抑扬顿挫。 ② 节奏把控,引导体验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课文中的节奏变化,尤其是排比句和比喻句的处理,让学生在听觉上感受文章的韵律美。 (2)学生自由朗读与感知 ① 自主朗读,标记难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尝试理解文意,同时标记出不懂的生字新词,为后续字词讲解做好准备。 ② 互动讨论,初步理解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初步理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 (3)课堂小结,加深印象 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和讨论情况,进行简要的课堂小结,强调课文的主旨和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和理解。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保存好标记的生字新词,为下一环节的讲解做好准备。 (三)字词解析,深入理解 (1)生字新词解析 ① “鳞”字讲解 教师提问:“鳞”字在课文中如何发音?学生们集体回答后,教师正音:“鳞”字发音为“lín”,在课文中的意思是“鱼鳞”,用以形容事物排列密集的样子。请学生思考,在文中哪里使用了“鳞”字,它的用法有什么特点? ② “惶”字解析 教师提问:“惶”字如何读?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惶”字的发音是“huáng”,意思是“恐惧不安的样子”。请学生们在文中找到含有“惶”字的句子,感受这一字如何生动地传达出少年的朝气和活力。 ③ “泻”字应用 教师提问:“泻”字通常用来形容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泻”字在文中用来形容河流奔腾汹涌的壮观景象,如“河出伏流,一泻汪洋”。请学生们思考,“泻”字在文中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重点句子赏析 ① “少年智则国智”句析 教师引导:“少年智则国智”这句话中,“智”指的是什么?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