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生活中材料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下而哪种纸的渗水性最强?( ) A.复印纸 B.电光纸 C.餐巾纸 2.电灯泡外面用玻璃罩,是利用了玻璃的( )。 A.硬度大 B.透明性好 C.容易破碎 3.东汉时期,( )改进了造纸方法。 A.王选 B.鲁班 C.蔡伦 4.下列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 A.人造革 B.水泥 C.棉花 5.关于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人造材料优于天然材料。 B.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材料会不断出现。 C.人们选择材料应用时,一般要从性能、来源、价格等方面综合考虑。 6.下列可以做成电视机外包装箱的是_____。 A.牛皮纸 B.瓦楞纸 C.电光纸 7.透过玻璃窗,我们在室内夜晚能观看星星,白天能享受阳光,是利用了玻璃( )的特点。 A.易碎 B.透明 C.热胀冷缩 8.下列物体变化后构成物体的物质改变了的是( )。 A.易拉罐扁了 B.小麦磨成面粉 C.纸烧成灰 9.下列变化与其它两个不同的是( )。 A.蜡烛燃烧 B.纸被撕碎 C.木头做成椅子 10.下列哪些物品( )可能是由木头制成的。 A.洗衣机和照相机 B.锅和花盆 C.桌子和椅子 11.我们用宣纸写毛笔字是因为宣纸有较好的( )。 A.厚度 B.吸水性 C.透明性 12.生活中类似多变的纸的变化的例子有( )。 ①木材变成椅子 ②石头变成石子 ③稻子变成大米 ④纸条燃烧 ③折纸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二、填空题 13.木材、棉花、羊毛等取自大自然,经过简单加工可以利用的材料是( ),人造革、玻璃、水泥、金属等材料是( )。 14.甲醛是一种有( )气味的,( )的气体。 15.冰融化成水,状态( )变化,构成物体的物质( )变化。(选填“有”或“无”) 16.不同的纸性能也不同,用手摸一摸,发现瓦楞纸比较( ),电光纸比较( ); 17.我们常用的材料分为( )和( )两类。 18.研究不同纸的吸水性时,可以在每一种纸张上分别滴一滴( )的水,观察并比较水的扩散情况。 三、判断题 19.选择环保材料可以降低居室中的甲醛浓度。( ) 20.甲醛有刺激性气味,甲醛超标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 21.我们折一个纸飞机,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构成纸的物质没有改变。( ) 22.我们把易拉罐捏扁后,构成易拉罐的物质发生了变化。( ) 23.所有的玻璃都容易破碎。( ) 24.餐巾纸比牛皮纸的吸水能力强。( ) 四、连线题 25.将下列物品与所用的材料用线连起来 书本 钢铁 毛衣 木材 啤酒瓶 羊毛 方便袋 玻璃 火车轨道 塑料 五、简答题 26.类似“多变的纸”的例子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 27.怎样减少玻璃对人的伤害?(至少3条) 28.哪些物体变化后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请举出三个例子。 29.房屋甲醛哪里来?列举至少三种。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详解】我们从光滑程度、软硬程度、厚度、透明度、吸水能力、承重性能等方面研究纸。餐巾纸吸水性和渗水性最强,所以C符合题意。 2.B 【详解】灯泡发光是由于灯丝通电发热发出光的,工作时温度很高,灯丝是由金属钨做成,在高温下会氧化而烧断。为了解决问题,将灯丝放在真空中,用玻璃罩住,玻璃的良好的透明性,可以让灯泡更亮。 3.C 【详解】改进造纸术的是东汉时期的蔡伦。蔡伦通过总结前人用布、麻造纸的经验发明了用树皮、麻绳头、破布、旧渔网等作原料造纸的新技术生产出了大量轻便、便宜的纸。让更多的人可以用上纸,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 4.C 【详解】生活中的材料按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分成两类,像木材、沙、石等自然存在的材料叫天然材料,像砖、瓦、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