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71451

【精品解析】广东省汕尾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1月历史期末试卷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2882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期末,历史,1月,学期,三上,精品
    广东省汕尾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1月历史期末试卷 一、单选题 1.(2024高三上·汕尾月考)战国时期,职业军官队伍逐渐形成,“官分文武”,即使像秦赵长平之战那样规模的大战,双方国君都没有亲临前线,而是交由国君任命的统帅指挥。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血缘政治 B.争霸战争转向兼并战争 C.皇帝制度建立强化军政集权 D.仁政思想影响日益广泛 2.(2024高三上·汕尾月考)西晋末年至北魏初年,中原地区经济遭到空前破坏。北魏中期以后,北方农业生产技术却有了很大的提高:《齐民要术》中提到的蔚犁以及用于播种的耧,都是当时先进的生产工具;果木栽培及保墒技术等,在当时也是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这主要归因于北魏中期以后(  ) A.建立起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 B.经济重心逐渐移向南方地区 C.抑制了大规模的土地集中现象 D.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的封建化 3.(2024高三上·汕尾月考)武则天曾向唐高宗建议科举加试《老子》,她说老子李耳是李唐皇室的始祖,《老子》是“圣教”。武则天改唐为周后,令贡举人学习她自己编撰的《臣轨》以明儒家君臣规范,并下令科举考试停试《老子》。这一变化反映了武则天意在(  ) A.选拔最优人才 B.复兴儒学地位 C.巩固统治根基 D.完善科举制度 4.(2024高三上·汕尾月考)史载,宋真宗对宰臣王旦等说:“民间乏炭,秤二百文。令三司出炭四十万,减价鬻(卖)与贫民,非惟(为)抑高价,且以济民。”该史料可作为直接证据,用于研究(  ) A.程朱理学已经成为官方统治思想 B.重农抑商思想影响朝廷经济决策 C.当时政府掌握资源进行社会救济 D.南宋城市人口激增带来燃料危机 5.(2024高三上·汕尾月考)忽必烈曾派专使探察黄河源头,并指出:“(河源之地)汉唐所不能悉其源,今为吾地,朕欲极其源之所出。”专使一行对黄河源头进行全面的国土资源调查,包括地貌、气候、动植物、人口聚落等,都作了详尽记录,记载在国史中。这表明元代(  ) A.就空前辽阔的疆域更新了地理认知 B.专制皇权高度重视水利工程治理 C.延续了前代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 D.统治者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6.(2024高三上·汕尾月考)明代驻军的军粮主要来源于军屯和商屯。军屯即戍卒屯田,战时征讨,闲时耕种。商屯是政府鼓励商人运送粮米到边塞,并发放商人“盐引”,到食盐产地支盐售卖。明代中后期,军屯和商屯制度均遭到了严重破坏。为此,明代中后期,朝廷(  ) A.变革土地制度缓解统治危机 B.扩大边境贸易补充军粮不足 C.厉行闭关自守政策强化统治 D.面临严重的财政和边防压力 7.(2024高三上·汕尾月考)1903年,山西某乡村知识分子在日记中写道:“校士(考评士子)皆以策论考试,所最重者外洋之法……故当时人士俱舍孔孟之学而学西人之学,以求速效。间有讲求孔孟之道,谨守弗失不肯效俗趋时者,竟呼之为‘顽固党’。”这一记述表明当时(  ) A.作者认同西方物质文明 B.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C.洋务运动取得重大成就 D.革命浪潮影响内地乡村 8.(2024高三上·汕尾月考)1923年,国民党颁布《中国国民党宣言》,宣称中国已陷于“列强殖民地之地位”,国民党必须“力图改正条约,恢复我国国际上自由平等之地位”,最终实现“内以促全国民族之进化,外以谋世界民族之平等”。这一言论(  ) A.得益于北伐战争的节节获胜 B.来源于三大政策的指引 C.彰显了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契合了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 9.(2024高三上·汕尾月考)下面所示为某时期少数民族民歌。这些民歌(  ) “羊角花儿四李开,红军大队来羌塞。打倒土豪分田地,各寨成立苏维埃。” ———四川羌族民歌《各寨成立苏维埃》 “纳西人跟着闹革命,管理江山来做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