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84522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经典常谈》知识清单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1次 大小:354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经典常谈
  • cover
《经典常谈》知识清单 作品简介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一1948),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当时诗坛广泛注意,继而写《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所写的《背影》《荷塘月色》等文章,为中国现代散文早期代表作。 内容梗概 全书共13篇,按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分类法的顺序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写作目的 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让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无措。 艺术特色 内容简洁精辟,不故作高深。 ②不仅有高度和深度,更有大众所能接受的广度。 ③这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所以普及性和通俗性强。 ④语言流利畅达,娓娓道来话,常有引人入胜之处。如“他们铺张局势,滔滔不绝,真像背书似的;他们的像天花乱坠,有时夸饰,有时诡曲,不问是非,只图激动人主的心。”(《文第十三》) 文篇重点 《周易》作为儒家经典的第一部,起源于巫术,在战国末期经儒家种种解释下,有了更多伦理和哲学的意味,被奉为儒家经典。而到了汉代,随着儒家的推崇,成为了六经之首。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历史,背后的古今之争曲折动人。《尚书》几乎失传,幸亏多贤人补注,至今仍有所留。 《诗经》的源头原本只是表达情感的歌谣,“诗言志”其实只是儒家“为我所用”理论下对诗经的一种解读。 《礼记》是一部关于礼学和礼文化的儒家经典。儒家有用“礼”来包罗万象的野心,认为“礼”是治乱的根本。 《春秋》的编年是史学的伟大发明,有“孔子修《春秋》,乱臣贼子惧”的说法。 《四书》是历代儒家学子研习的核心经书。经南宋理学家朱熹加注后,一方面为传承经典,另一方面也为了建立自己的道统,后成为官方指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对古代教育影响极大。 《战国策》读完,就可以了解古代谋臣策士的智慧,以及纵横捭阖的精彩故事。 《史记》《汉书》则开创了中国历史记录的纪传体,成为正史源头。 从《诸子》篇开始,朱自清先生则没有再明确指出具体的经典书目。 逐篇梳理 《说文解字》第一 作者:东汉和帝时期许慎 特点: 从经典和别的字书里搜集有九千字。而且小篆之外,兼收籀文“古文” ②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将九千字分属五百四十部首。 ③书中每字都有说解,来源于晚周人作的《尔雅》,扬雄的《方言》,以及经典的注文。 价值:一部划时代的字书,文字学的古典,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章节内容 秦以前: 特点:文字发生与演化的时代,字体因世、因国而异,官书虽是系统相承,民间书却极为庞杂。 演变:到了战国末期,由于文字统一的需要,有了“仓颉造字”(仓颉史官,他是从动物脚印得来灵感)的传说。 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 一是“象形”,如“日”“月” 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如“刃”字,在“刀”形上加一点。指示刃之所在 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止”“戈”为“武”,“人”“言”为“信”等 四是“形声”,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形是意符,声是音标。如“江”“河”两字,“”(水)是形,“工”“可”是声。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都是造字的条例,形声最便,用处最大,所以我们的形声字最多。象形字、假借字、形声字,是文字发展的逻辑的程序。) 五是“转注”,就是互训。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