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293517

《1 兴趣的作用》教学设计 心理健康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日期:2024-11-20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183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 兴趣的作用,教学设计,心理健康,三年级,上册,北师大
  • cover
《兴趣的作用》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 年级与教材版本:小学三年级,北京师范大学-出卷网-《心理健康》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 学生能够理解兴趣的基本概念,认识到兴趣是个人喜好和倾向的表现。 - 学生能够列举至少3种不同类型的兴趣,并认识到兴趣的多样性。 2. 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通过自我反思,识别出自己的主要兴趣领域。 - 学生学习使用简单的图表或文字记录自己的兴趣,培养自我认知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培养学生对自我兴趣的正面态度,鼓励他们尊重并欣赏自己和他人的兴趣差异。 - 激发学生探索新兴趣的热情,理解兴趣在个人成长和幸福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重点: - 让学生理解兴趣的定义及其在个人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和表达自己的兴趣。 - 教学难点: - 如何激发学生深入探索自我,发现潜在的兴趣点。 - 教育学生如何平衡兴趣与学业或其他责任,处理可能的兴趣冲突。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活动设计细化: - 兴趣连连看:开始前,教师预先制作一些卡片,每张卡片上写有不同兴趣的描述(例如,“喜欢画画”、“对星星充满好奇”、“热衷于踢足球”等)和对应的名人或卡通角色的名字(但不直接显示)。课堂上,将卡片随机分发给学生,每位学生手持一张兴趣卡和一张名人/角色卡,但不看自己的卡片。通过提问和线索提示,比如“哪位同学手里的兴趣是与宇宙有关的?”引导学生互相寻找配对。一旦找到匹配的卡片组合,学生需要一起走到前面,向全班展示并简短介绍这位名人或角色及其兴趣是如何影响其生活的。此活动旨在通过互动和趣味性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兴趣话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引导细化: - 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大家刚才看到,无论是科学家、艺术家还是运动员,他们之所以能在各自的领域闪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对那些事情有着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兴趣的作用’,看看它是如何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力量。” 2. 新知讲授 定义讲解细化: - 使用多媒体展示,结合动画或趣味插图,直观地解释兴趣的概念,确保低龄学生也能轻松理解。可以引入简单的心理学理论,如“兴趣是内在动机的一种表现形式”,但需简化语言,避免专业术语过重。 兴趣分类细化: - 采用互动式分类游戏,教师列出一系列兴趣爱好(如编程、跳舞、园艺、阅读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将它们归类到不同的兴趣领域(艺术、科学、体育、自然等)。每组完成后,派代表上前使用教室前方的大图表进行展示,并解释为什么这样分类。教师适时补充和纠正,加深学生对兴趣多样性的认识。 兴趣的作用细化: - 分享具体案例,比如通过视频或图文并茂的故事,讲述一个孩子因为对编程感兴趣,如何一步步从自学编程到参加比赛,最终激发了对科技的热爱,甚至影响了他的职业选择。通过这些生动的例子,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兴趣在激发潜能、塑造个性、促进学习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 实践活动 自我探索细化: - “我的兴趣宝藏图”活动:提供彩色纸、贴纸、彩笔等材料,指导学生制作个人兴趣图谱。每个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个大的“宝藏箱”,然后在箱子里用文字或图画形式记录下自己的兴趣点,可以用不同颜色区分兴趣的强烈程度。完成后,鼓励学生相互展示,分享为何这些兴趣对他们如此重要,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兴趣展示细化: - 组织“兴趣角”展示会: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围绕一个共同兴趣(如手工制作、科普实验、舞蹈表演等)准备一个小展示。小组成员需合作策划内容,分配角色,准备材料。展示时,其他学生作为观众,鼓励提问和互动,营造一个支持和鼓励的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兴趣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4. 深化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