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17641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29257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 cover
义务教育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 ( 1 ) 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 第一项 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语文 六年级 第二学期 教育部组织编写 (人民教育出 版社出版) 第一单元 单元组 织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北京的春节》 第 1 课 2 《腊八粥》 第 2 课 3 《古诗三首》 第 3 课 4 《藏戏》 第4 课 5 《即兴发言》 口语交际 6 《家乡的风俗》 习作 7 《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 ( 单 元 分 析 课 标 要 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 》中对第三学段有明确要求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能 根据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 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 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教 材 分 析 本单元以“民风民俗”为主题,语文要素是“分清内容的主次,体 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精心编排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 《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这些课文体裁和题材不同,但都充满 了浓郁的民俗风情,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能让学生充分体会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传统习俗中蕴含的人情美、文化美,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本单元的习作话题是“家乡的风俗”,紧密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 引导学生探寻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习作要求是“注意抓住重点,写出 特点”,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确定习作的重点内容,体现了从阅读到表达的有序过渡。 )第二项 单元分析 》 , 单 元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本单元的学习,首先重在了解民俗现象,对各地的民俗有初步的感受,能从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和普通事物中,发现民俗之美,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热爱之情。其次,注意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适当拓展教学资源。本单元的课文,涉及春节、中秋节这些传统节日,还有牛郎织女的传说,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了解作者笔下的内容与自己所熟悉的内容有哪些异同,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有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 如寒食节、藏戏,学生可能会比较陌生,教师可拓展相关的图文资料, 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然后还可以适当拓展与本单元课文主题、题材相同的阅读资源,增强学生对民间习俗、民间艺术的认识,丰富他们的阅读积累和文化积累,提升阅读能力。 第三项 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序号 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1 会写 36 个字,会写 38 个词语。认识并临摹行书,逐渐提高自己的书写速度。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不同的语言风格, 感受丰富的民俗文化。 3 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景象。背诵三首古诗。 4 总结交流分清课文主次的意义以及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详略。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5 能介绍一种风俗或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抓住重点来写。 第四项 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根据“落实育人目标、夯实语文基础、促进融会贯通、发展创新思维”的作业宗旨,本单元的作业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作业层次。主要分为“预习作业”“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综合性作业”等板块。基于单元一体化的视角,各板块的作业既独立承担功能,又相互联系, 梯度推进,形成完整统一的作业体系,促进本单元学习目标的达成。 2、作业模块。课时作业大致分为“字词闯关”“课文初探”“书写达人”“千锤百炼”“大显身手”或“妙笔生花”“快乐游戏”等部分,每个部分分别对应“预习作业” “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