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18118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3970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甘肃省,语文,解析,原卷版,试题,期中
    麦积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学情诊断性检测试卷 八年级语文 一、基础·运用(共30分) (一)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校开展了“邂逅节气之美”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4分) 1. 在展览区,每张展板都由一名“节气小使者”负责内容设计和现场宜讲。请你帮助负责“前言”展板的小使者完成下面准备工作。 作为农耕社会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品,是他们认识自然、顺应自然的重要参照。行走在二十四节气里,我们会邂逅不同的关。 节气里有风物之关。四季风物均听节气调遣:它引导着草生木长、杨柳堆烟,它演示了新麦登场、流萤点点【甲】它蕴育出柿红谷黄、露重霜寒,它铺陈开梅花朵朵、风雪没天。自“立春”始,至“大寒”终。①,物候流转,不曾停歇。 节气里有农事之美。辛勤劳作的农家人在“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立夏谷子小满薯”“寒露荞麦收到家”等农谚智慧的哺育中,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轮回里,一日一时都不曾虚度。 节气里有诗词之美。节气,是世上最有诗意的历法。它是韦应物的“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是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苏轼的“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汌”……每句诗词的背后都藏着一时的天气【乙】一时的心情和一段动人的故事。 节气里有哲理之美。比如四“立”,“立”即开始,当立则立,不可迟疑;比如二“分”,“分”即平分,当分则分,不可独占;比如“芒种”,一收一种,种因收果,不劳不获。细细品读节气,你的心胸会②,你的生命也会澄澈丰盈。 (1)“节气小使者”对文稿中加点字的读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产生了疑问。请帮他指出不正确的一项( ) A. “应”应读为“yìng” B. “蕴育”应写为“孕育” C. “哺”应读为“bǔ” D. “虚度”应写为“虚渡” (2)请帮他确定【甲】【乙】两处应填入的标点,恰当的一项是( ) A. 【甲】,【乙】、 B. [甲];【乙】、 C. 【甲】,【乙】, D. 【甲】:【乙】, (3)请帮他确定文中画线处应填入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周而复始 ②大彻大悟 B. ①周而复始 ②豁然开朗 C. ①无穷无尽 ②豁然开朗 D. ①无穷无尽 ②大彻大悟 2. 负责“夏至”展板的小使者正在为搜集到的语句排序,请帮他选择正确的一项( ) ①夏至后,气温逐渐升高,过两三个星期,炎炎盛夏才真正来临。 ②在二十四节气中,夏至是第十个节气,在每年6月21日或22日。 ③这是一年中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 ④“夏至”的“至”,是“到达极点”的意思,是指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 ⑤虽然夏至这天日照时间最长,但它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日子。 ⑥此后,白昼渐短,黑夜渐长,所以民间会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A. ④②⑤③⑥① B. ④③②⑤⑥① C. ②④③⑥⑤① D. ②④⑥⑤③① 3. 在互动区,各个兴趣小组设计了多种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在“评评看”活动中,书法小组的同学请大家欣赏自己的作品。下面是几名同学的点评,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品1】是篆书,字形瘦长,笔画繁复,圆劲有力,“立春”静中蕴动之感尽在笔下。 B. 【作品2】是草书,字形端正,笔画连绵,结构匀称,“惊蛰”复苏伸展之感尽在笔下。 C. 【作品3】是隶书,字形宽扁,横画一波三折,气势浑厚,体现了“雨生百谷”的苗壮之感。 D. 【作品4】是楷书,字形方正,笔画分明,干净利落,体现了“大寒”节气的凛然之气。 (2)“对对碰”展台有许多打乱的对联。请为“春风吹绿千枝柳”选择对应的下联( ) A. 夜雨瞒人去润花 B. 南燕双归万户春 C. 时雨催红万树花 D. 旭日光辉照万家 (3)在“仿仿乐”活动中,创作小组邀请大家用生动的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