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8 空气污染与保护(分层训练) 【基础达标】 1.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CO2 B.SO2 C.NO2 D.PM2.5 2.近地面的臭氧是由于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臭氧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臭氧是空气的污染物之一 C.汽车尾气大量排放会导致臭氧污染 D.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臭氧的吸入 3.观察图示,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 A.SO2、NO2 B.CO2、CO C.SO2、CO2 D.NO2、CO 4.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 ( ) A.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 B.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苔藓类植物吸收二氧化硫 C.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 D.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 5.以二氧化碳分子数为1个单位,产生等效的温室效应的气体分子数如下表。若要研究影响大气温室效应主要是哪种气体,以下这四种气体的资料中首先应研究的是( ) 产生等效的温室效应的气体分子数 二氧化碳 甲烷 氧化亚氮 氟氯碳化物 1 30 160 17000 A.气体的来源 B.气体的化学式 C.气体分子的大小 D.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 6.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煤炭脱硫处理,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 B.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 C.使用一次性碗筷,树立健康意识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7.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消耗,森林面积的大幅度减少,使大气中的 增加,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加速全球气候变暖趋势,这种现象称为 。 8.2022年在北京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如图甲是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冰丝带”,该场馆利用无处不在的“空气能”为3000m2场馆供暖,从而实现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60t,进而可缓解的环境问题是 ,如图乙是小科验证该问题的实验装置,在 (填“阳光”或“黑暗”)下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水柱向 (填“左”或“右”)移动。 9.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等低碳行为,低碳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如图表示目前某市碳循环的实际情况,请分析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 是碳循环的重要纽带,因为它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 ,进而通过多条途径进行碳循环。 (2)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中含有的碳可通过④所示途径继续参与碳循环,主要是由于 的分解作用。 (3)如果过度利用煤、石油等燃料,就会大大增加自然界中 的排放量,进而加剧温室效应。 三、解答题 10. 图为某市某年3月12日~3月 25日的空气质量指数趋势图(图甲)及空气质量评级分类标准(图乙)。根据图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质量指数的范围是 ,AQI 大于 300 的空气质量状况为 。 (2)这两周内该市的空气质量以 为主。 (3)可吸入颗粒物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的首要污染物,为保持并改善空气质量,请提出一项可行的措施: 。 【巩固提升】 11.下列会导致南极洲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的是 ( ) A.燃烧矿物燃料释放二氧化碳 B.工厂排放大量可吸入颗粒物 C.使用制冷剂排放含氟物质等 D.过度砍伐森林 12.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出现了几次较为严重的雾霾天气,再次引起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下列关于空气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的成分只有氧气和氮气 B.氟利昂的使用会造成臭氧的减少 C.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多少不影响人体健康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13.台州市某日的空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