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53079

(核心素养目标)17《蜡烛燃烧》 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四制)科学四年级下册

日期:2024-11-2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884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青岛,四年级,科学,五四,教学设计,核心
  • cover
《蜡烛燃烧》 使用教材 本课内容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中的第一课《蜡烛燃烧》。 研读2022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可以清晰获知该课大概念指向“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下阶概念为“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应对的学业要求是能够寻找证据解释和判断。 从教材安排上看有这样两个活动: 活动1.蜡烛燃烧时会发生哪些变化? 活动2.生活中有哪些生成新物质的现象 实验器材 选用两个无底玻璃杯进行套装,形成双层夹缝;陶瓷盖替代玻璃底以及带显示屏的摄像头、自制纹影显示器、打火机、蜡烛、澄清的石灰水等 实验原型的不足之处 图1 如图1所示,原教材中的实验是学生用烧杯迅速收集气体后,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实践中发现该实验有着这样几个方面的缺陷: 学生用烧杯罩在蜡烛上方需要注意提醒学生转动烧杯,使烧杯口受热均匀,这个实验操作存在安全隐患,烧杯在受热不均匀的情况下容易炸裂。 翻转烧杯,迅速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振荡。由于烧杯是敞口的,并且边缘有缺口。在迅速翻转的过程中,收集到的气体可能会散逸,而且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收集气体无法清晰获知二氧化碳气体收集量,导致后续验证时现象不够明显。 三个证据链都需要逐个依次进行操作验证,不利于大活动设计及课堂高效。 玻璃杯内出现小水珠的现象时间较短,实验所形成的炭黑聚集在玻璃杯顶端,不便于学生观察。 实验设计思路和创新 由于是双层玻璃杯替代烧杯,借助了支架无需手持,防止烫伤且方便操作。 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在双层玻璃杯夹缝中,与澄清石灰水溶液直接接触,凸显效果省却学生收集步骤,简化操作难度。 实验装置一体化,在一次操作中解决蜡烛燃烧变化产生新物质的系列证据链,提升实验效率。 实验过程借助高清摄像头,借助其视角区域广、图像清晰及回放特点提升学生观察效果,便于梳理结论时再现实验过程。 自制纹影装置,显现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影像,解决学生“看不见”二氧化碳的难题。 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蜡烛燃烧是化学反应,蜡烛在充分燃烧时,本身含有的碳和氢两种物质就会跟空气中的氧气结合,生成无色、无味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在蜡烛燃烧时,会产生水、二氧化碳和碳等新物质。 实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通过观察燃烧蜡烛的现象发现物体发生了变化,构成物体的物质也发生了改变。 科学思维:借助推理、论证、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验证猜想,获取结论。 探究实践:能基于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例子。 态度责任:乐于合作与交流,对探索物质变化充满兴趣。 教学重难点:知道有些物体发生了变化,构成物体的物质也发生了改变。能基于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 实验教学内容 借助实验装置操作,杯壁出现水珠、陶瓷杯盖的炭黑、石灰水变浑浊这一系列实证,推理得出“蜡烛燃烧时会有新的物质生成”这一结论。 实验教学过程 (一)情境聚焦,明确问题 播放蜡烛在燃烧过程中逐渐变短的视频,引发学生思考:蜡烛燃烧过程中不断变短,变短的部分去哪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蜡烛燃烧》。 (二)实践探究,找寻证据 1.现象观察,引发猜测 点燃蜡烛,让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交流蜡烛燃烧过程中可能产生了哪些物质?学生猜测:可能生成了看不见的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有时冒黑烟;蜡油(烛泪)。教师顺势而为提出任务;我们需要将蜡烛燃烧时可能的产物收集起来,然后再鉴定,学生的思维自然聚焦:用什么收集,怎么操作?教师出示实验材料,让学生讨论设计收集方案,由于蜡烛火焰向上的特点,大部分学生会想到将集气瓶倒扣过来。“难道气体不会跑吗?”这样的疑问让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深入:不仅要收集气体,还要防止逃逸,于是水到渠成中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