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物质与科学领域 教学指导 1.主要概念 膨胀:物体的体积或长度增大 收缩:物体由大变小或由长变短 热胀冷缩:一般情况下,物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收缩 2.实验说明 《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说明 实验名称: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 实验类别:分组实验 实验材料:温度计、红墨水、醋、果汁、酒精、水槽、烧瓶带玻璃管的胶塞、热水、冷水 实验步骤:①锥形瓶内装满兑入红墨水的水,塞紧带玻璃管的瓶塞 ②将锥形瓶放入热水槽内,观察现象并作标记 ③将锥形瓶放入冷水槽内,观察现象并作标记 ④将锥形瓶内的水换成其他液体,重复实验 操作易错点:锥形瓶内的液体没装满,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锥形瓶瓶塞塞不紧 实验现象:锥形瓶放入热水中,玻璃管内水位上升,锥形瓶放入冷水中,玻璃管内水位下降 实验结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考点说明: 本课内容常以选择题形式考察,如:我们平时喝的饮料都没有完全装满,原因是( ) A厂家为了节约 B 防止液体热胀冷缩出现饮料瓶爆炸 C水里面溶解了气体,装不满 4.知识关联: 三下第三单元《冷与热》9.温度计的秘密,学习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下第三单元《冷与热》10.自行车胎为什么会爆裂,学习固体和气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教学设计 “生命对话”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9.温度计的秘密 版本信息 青岛版五四制 年级 三年级下册 课型 模拟实验对比实验概念课科学史 设计者 目标 确立 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录 ①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物体的长度、质量、体积、温度等常见特征,并使用恰当的计量单位进行记录。(1.1) ②描述测量物体或空气温度的方法;知道国际上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计量单位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6.3.1) ③知道一般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6.3.2) 2.课标分析 (1)本课的测量仪器主要是温度计,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温度计,并能用正确的温度单位进行记录: (2)描述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知道国际上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计量单位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正确操作模拟温度计在热水和冷水中的使用 (3)知道一般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材分析 温度计的秘密是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的内容,温度计是学生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测量仪器。在前面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已多次使用温度计,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温度计的秘密》一课。意在以温度计内的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为引子,借助对各种液体的探究,让学生认识液体在一般情况下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为后续探究其他物质的热胀冷缩开路。继续培养学生利用简单器材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接触过温度计,对温度计比较熟悉,同时热胀冷缩现象和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对此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温度计的秘密》由学生对温度计内液柱变化规律的观察,拓展到对各种液体的研究,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一般情况下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学习 目标 1、知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设计实验,探究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3、会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归纳总结,说给同伴听。 4、能利用热胀冷缩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科学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液体一般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难点:用归纳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 教学准备 学生:温度计、锥形瓶、红墨水、带玻璃管的胶塞、玻璃杯 教师:教学课件、温度计、红墨水、醋、果汁、酒精、水槽、烧瓶带玻璃管的胶塞、热水、冷水 信息技术 应用 技术支持:◎问卷星◎影音剪辑◎√课件拼合◎√影音录制◎其他( ) 认知工具:◎环境创设◎√自主学习探究◎√知识建构协同◎情感体验激励、其他(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