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62230

17《蜡烛燃烧》 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五四制)

日期:2024-11-2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262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蜡烛燃烧,教案,四年级,下册,科学,青岛
  • cover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物质科学领域 教学指导 1.主要概念: (1)新物质的定义: 对于现有物质来说,制备出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这些物质就是新物质。对于一个化学反应,生成物虽然在自然界或人类社会已经存在,产物也可以叫做新物质。新物质的发现可以推进技术进步。 科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新物质”是指结构和组成与反应物有所不同的物质。 (2)(物质变化的类型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变,化变) 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固态的冰受热熔化成水,液态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冷凝成水,水凝固成冰。水在三态变化中只是外形和状态变化了。并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出来,所以属于物理变化。查找浏览了相关资料我们还知道: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变成金刚石就不是物理变化,而是化学变化,因为它变成了另外一种单质。物理变化前后,物质的种类不变、组成不变、化学性质也不变。这类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聚集状态(间隔距离、运动速度等)发生了改变,导致物质的外形或状态随之改变。物理变化表现该物质的物理性质。物理变化跟化学变化有着本质的区别。 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定义为当一个分子接触另一个分子合成大分子;或者分子经断裂分开形成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小分子;又或者是分子内部的原子重组。为了形成变化,化学反应通常和化学键的形成与断裂有关。 2.实验说明 《蜡烛燃烧》实验说明 实验名称: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实验地点:科学实验室 实验类型:观察实验 实验目的:验证蜡烛燃烧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 实验器材:蜡烛、小瓷盘、火柴、烧杯、澄清的石灰水、毛巾。 实验步骤: 1.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 2.经过一段时间,翻转烧杯,迅速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并振荡。 3.观察烧杯中的石灰水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 【注意事项】手持烧杯时,主要拿烧杯下半部分,收集气体时间不宜过长。 3.考点说明 1.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二氧化碳等新物质。 2.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一般伴随着发光、发热或改变颜色等现象。 3.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存在物质变化,物质变化具有多样性。 4.生活中有些物体发生了变化,构成物体的物质也发生了改变。 二、教学设计 “蜡烛燃烧”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蜡烛燃烧 版本信息 五四制青岛版小学科学 年级 四年级下册 课型 模拟实验对比实验概念课科学史 设计者 目标 确立 依据 课标分析 1.知道有些物质发生了变化,构成物体的物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2.能基于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 3.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探究蜡烛燃烧发生的变化,乐于合作与交流,对探索物质变化充满兴趣。 4.了解科学技术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引领,认识蜡烛燃烧时发生的变化,接下来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认识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新物质,最后通过交流探讨,感受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对燃烧是非常熟悉的,蜡烛燃烧也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现象,但是,蜡烛燃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时间内蜡烛燃烧所发生的变化是很小的,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学生对新物质的产生还是比较陌生的,没有进行进一步地观察、质疑、思考。同时,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猜想、探究实验的能力及比较、分类、归纳、综合等科学思维。 学习 目标 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蜡烛燃烧实验时,能准确说出蜡烛燃烧时,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水、二氧化碳等新物质,一般伴随着发光、发热或改变颜色等现象。 2.学生可以通过生活经验,举例说出生活中有哪些生成新物质的现象:纸燃烧变成灰烬,切开的梨变色,鸡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