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植物体也是复杂的生命系统,是否与动物一样,也具有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和免疫调节? 植物的生命活动主要是通过植物激素来实现的。 第五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生长素的发现开启了人类对植物激素调节的探索 1. 图中植物的生长方向有什么特点? 茎和枝条正向光生长;根负向光生长;叶片横向光性 2.可能是哪种环境因素引发了这株植物形态的改变? 较长时间的单侧光 3.植物的向光性有什么适应性意义 ? 可以使植物获得更多的阳光,从而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 4.这种生长方向的改变时发生在植物幼嫩部位还是成熟部位 ? 幼嫩部位 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叫作向光性. 1880年左右:达尔文和儿子弗朗西斯向光性实验P98 1.罩住苗尖端和遮住苗的基部的目的是什么 ? 2.幼苗弯曲生长的部位是哪一部分? 3.达尔文父子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 采用排除法,观察幼苗某一部分不受单侧光刺激时,幼苗的反应 苗尖端的下部 苗尖端是感光部位 推测:顶端产生的“影响”能传到下部,引起下部弯曲,那么它为什么能使伸长区两侧不均匀呢? 1913年:波森.詹森和1918年:拜尔的实验 在黑暗中进行的目的? 简要描述实验现象。 从苗尖端向下传递的信号是一种可移动的化学物质 明胶块能让这种影响因素通过,云母片不能 首次提出苗尖端产生了一种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并向下运输。 为什么幼苗弯曲生长呢? 单侧光照导致这种化学物质的不对称运输,进而导致其不均匀分布。 1926年:温特实验———验证、命名 苗尖端产生的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是什么? 1. 分析图中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 2.分析①②⑤得出结论结论? 燕麦幼苗尖端确实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促进幼苗生长。他将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3. 分析②③④说出弯曲生长的原因? 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 温特提出植物体内存在生长素时,有没有提取出这种物质? 1934年:郭葛等人———提取、分离、鉴定 分析生长素的合成与分布(P101—102) 1.生长素的合成方式和合成部位? 主要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为生长素,主要在芽、幼嫩的叶、发芽的种子(胚) 2.生长素的分布? 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受精后的子房、幼嫩的种子等 分析生长素运输方式有哪些(P101—102) 3.生长素的作用机理? 从细胞水平看,生长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细胞伸长 从器官水平看,生长素不仅能促进茎伸长,促进地上部分的向上生长,还能促进不定根和侧根的形成,促进叶片的生长和维管束的分化,促进果实生长,促进种子发芽,防止落叶落花落果等 扩散:韧皮部和木质部—蒸腾作用 极性运输:胚芽鞘、幼茎、幼根的薄壁细胞间的短距离单向运输 极性运输 1、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的含义? 2、极性运输的方向?可不可以逆向进行? 3、根据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运输方向: 极性运输 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 运输方式: 主动转运(载体、能量) 1、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的含义? 2、极性运输的方向?可不可以逆向进行? 3、根据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2 尖端下部:生长素只能极性运输 (形态学上端 形态学下端) 1 尖端:生长素横向运输 (向光侧 背光侧) 构建模型,解释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 背光一侧 向光一侧 生长素多 生长素少 细胞生长快 细胞生长慢 小结 生长素的作用机理: 主要是促进细胞的伸长 向光性产生的外因: 向光性产生的内因: 单侧光的照射 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归纳总结 生长素产生的部位——— 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 感光部位——— 生长素产生是否需要光——— 横向运输的部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