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68147

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10978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4年,江苏省,城市,盐都区,中考,二模
  • cover
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Na-23S-32Ca-40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 B.燃放烟花 C.蜡烛燃烧 D.光合作用 2.下列行为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自备购物布袋 B.按需取餐不浪费 C.使用一次性餐具 D.放学教室及时关灯 3.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C 了 A.取氯化钠 B.称氯化钠 C.量取水 D.溶解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铜片放入稀盐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出现白雾 D.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稀疏酸中,溶液变成红色 5.右图是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锆原子的中子数为40 B,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22 C.钻原子的第四层电子数为8 D.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91.22 6.下列符号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A.20 B.O2 C.02 D.202 7.下列净水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静置 B.吸附 C.过滤 D.蒸馏 8.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的习俗。艾草中含有的黄酮素(C1sH1O2) 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关于黄酮紫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22g B,黄酮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黄酮素是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D.黄丽素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2 9.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一 一含碳量不同 B. 镁原子和镁离子化学性质不同一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一一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一一 一一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10.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该反应的 缴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Q氢原子 00 +9 谈原子 甲 丙 丁●氧原子 九年级化学试卷第1页(共4页) A.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 B.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数之比为3:1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丙的化学式为CH3OH 11.在℃时,将相同质量的a和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溶解 后保持温度不变,现象如图I所示。图Ⅱ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烧杯中的溶质为b 5% B.th℃时,b的溶解度比a的大 C.甲烧杯中形成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若将温度降到t2℃,则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质量相等 甲 0 ht红为 1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面推理正确的是 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置换反应中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13.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滴入酚酞溶液 B 鉴别硬水和软水 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 除去C02中少量的C0 将气体点燃 D 探究铁、钢、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项序 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授入硝酸银溶液中 14. 下列各图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相符的是 水的脑量红 时aa 氢桌化精府衣质红 A.向稀盐酸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pH的变化 B.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降温,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C.电解水时,两个电极产生气体的体积随反应时间的变化 D.往硫酸铜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产生沉淀的质量变化 15.将7.3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只含Zn和Z0),加入到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恰 好完全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8.05g B.7.3g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g C.反应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15g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