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76882

小学数学六下正比例和反比例作业(带答案)

日期:2025-02-1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1911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小学,数学,六下,正比例,反比例,作业
  • cover
小学数学六下正比例和反比例作业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和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 A.=30+ B.+= C.= 2.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105m,450天完成;如果要提前30天完成,那么实际每天要修多少米?解:设实际每天要修米,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105×450=×(450-30) B.105×450=×30 C.105×30=450× 3.下面各组量中,( )成反比例。 A.圆的半径和面积B.路程一定,时间与速度C.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出勤率。 4.下图表示的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图象的是( )。 A. B.C. 5.表示x和y成反比例关系的式子是( )。 A.x∶4=y∶9 B.x∶4=9∶y C.x+y=36 6.成语“立竿见影”是指在阳光下竖起竹竿,立刻就能看到竹竿的影子。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竹竿的影长和竿高( )的关系。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无法确定 7.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8.为了知道一棵古树的高度,林林带领同组的五个同学在古树旁边通过对3根木棍进行测量,从而推断古树的高度。他们同时测量的三根木棍的数据如下:林林根据这组数据和此时古树的影长,推断出了这棵古树的高度是7.5cm。他们这样推断的依据是?( ) 木棍1 木棍2 木棍3 棍长/cm 20 15 10 影长/cm 16 12 8 A.此时此地物体的高度与影长成反比例 B.此时此地物体的高度与影长成正比例 C.此时此地物体的高度与影长不成比例 D.此时此地物体的高度与影长无关 9.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竹竿的高度和影长(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10.已知下表中的x和y成正比例,那么a代表的数是( )。 x 4 0.5 y 18 a A.144 B.9 C.2.25 二、填空题 11.下表中和两个量成反比例,请把表格填写完整。 2 24 3 0.6 1.5 9.6 1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成正比例”、“成反比例”或“不成比例”。 (1)小轩看一本书,每天看的页数和要看的天数( ); (2)小轩看一本书,已看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 ); (3)小轩平均每天看8页书,看书的天数和看的总页数( )。 13.下面表中,若x和y成正比例,则※代表的数是( ),若x和y成反比例,则※代表的数是( )。 x 2 y 5 ※ 14.用计算机打字,打字的速度一定时,打字的时间和总字数成( )比例;包装一批糖果,每袋所装颗数和所装袋数成( )比例。(填“正”或“反”) 15.总价一定,单价与数量成( )比例关系;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 )比例关系。 16.王老师带了一些钱去购买体育器材,如果买现价56元的篮球,正好可以买6个。如果买现价24元的足球,能买( )个。该题目中( )是一定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是( )和( ),它们成( )关系。 三、计算题 17.解方程或解比例. (1)3×0.7+4x=6.9 (2)4:=16:x x﹣17.5=0.5 (4)= 四、解答题 18.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3小时行驶195千米,用同样的速度又行驶了1.2小时到达乙城,甲城到乙城有多少千米?(用比例解) 一辆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驶82千米,6.9小时到达。回去时空车原路返回,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比来时多15%,这辆货车多长时间能够返回甲地?(用比例知识解答) 20.萌萌读一本书,计划每天读28页,15天读完。如果每天读35页,可以提前多少天读完?(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用比例解要写出判断过程。) 21.下面是A、B两台机器生产某零件的情况图像。 (1)两台机器生产零件的个数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吗? (2)直接看图像,6分钟两台机器各生产了多少个零件?生产60个零件两台机器各用了多少时间? (3)从图像看,哪台机器生产效率高些? (4)算一算,7分钟两台机器各生产了多少个零件? 22.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全球最大直径盾构机主轴承下线,标志着国产超大直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