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80732

七下 第3章 运动和力 选择题专项练习(1)(含解析)

日期:2024-06-17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19806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七下,3章,运动,选择,专项,练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下 第3章 运动和力 选择专项练习(1)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奔驰的骏马的运动 B.植物开花结果 C.划过夜空的流星运动 D.地球绕太阳公转 2.一木块沿光滑斜面向下滑动,不考虑空气阻力,如图中关于木块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一个小球正沿水平方向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丙、丁四幅图中,可能正确反映小球受力的是(  ) A.只有甲 B.甲、丁 C.甲、丙、丁 D.甲、乙、丁 4.小明通过如图实验证明A 点更容易开关门,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个因素有关(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施力物体 5.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重力作用 B.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越来越大 C.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地球吸引产生的 D.同一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大小总保持不变,与物体所在的位置无关 6.下列是生活中的一些摩擦现象:①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③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④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以上现象中哪些摩擦是有用的( )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7.科学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一辆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速度约10千米/时 B.双脚站立时,人对地面的压强约150帕 C.一本七年级下册的《科学》书的重力约2牛 D.同学们答题用的黑色签字笔长度约18分米 8.如图为甲、乙两名跳水队员在10米双人跳台上同步跳水的精彩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B.以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下运动的 C.以乙为参照物,甲是向下运动的 D.在观众看来,两位运动员都是静止的 9.地铁开动后,在地下轨道上飞驰,小金在座位上; ①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 ②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③若选站台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④若选站台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如图所示,小实在潜水时到达a、b、c、d四处,其中受到水的压强最小的位置是(  ) A.a B.b C.c D.d 11.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回声来测量距离。一座高山,看上去很近,走了好久还走不到,“望山跑死马”。距离有多远呢?不妨请“应声阿哥”来帮个忙:对着高山喊,听一下回声,记下两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就可以估计出距离了。如果一人对着一座高山呼喊,经过10s后听到回声,那么我们可以断定(  ) A.高山距我们1700m B.高山距我们3400m C.高山距我们170m D.高山距我们340m 12.如图所示的下列实例中不属于因同种原因而增大摩擦的是(  ) A.图甲足球比赛守门员戴有花纹的手套 B.图乙单杠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握紧单杠 C.图丙乒乓球拍粘上一层橡胶 D.图丁旅游鞋底有凹凸的花纹 13.小金发现很多食品包装袋设计成“锯齿”状,他猜想袋口做成“锯齿”状要比“平边”状撕开时省力,为验证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  ) A.撕开不同“锯齿”状的包装袋,比较所用力大小 B.在同一包装袋的不同“锯齿”位置撕开,比较用力的大小 C.在同一包装袋的“锯齿”状位置和“平边”状位置撕开,比较用力大小 D.撕开“平边”状和“锯齿”状的不同材质包装袋,比较用力大小 14.排球垫球是体育课经常练习的一个动作,方法是用手臂将排球向上垫起,排球落下后又重复垫起。下列有关排球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排球是静止的 B.离开手臂上升,受到手对它向上的托力 C.上升到最高点时,惯性消失 D.上升速度变慢的原因是受到重力作用 15.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