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85693

1场景歌 教案

日期:2024-06-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403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场景,教案
  • cover
场景歌 一、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学生能正确读写20个汉字,理解6个量词的用法。 2. 技能目标:学生能模仿课文,运用量词描述生活中的场景。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识记并正确使用量词,如“一只”、“一片”等。 2. 描述场景时量词的准确运用,理解不同场景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 1. 掌握量词与不同事物的搭配,如“一艘军舰”、“一丛翠竹”。 2. 通过量词的运用,感受诗歌的节奏感和画面感。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境感知 ① 展示海滩、山村、公园和学校等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主要元素,如“海鸥在飞”、“稻田金黄”等。 ② 请学生尝试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图片,如“一只海鸥”、“一片沙滩”,初步感知量词的运用。 (2)诗歌初读 ① 教师示范朗读《场景歌》的第一小节,强调节奏和情感。 ② 学生跟读,教师适时提示读音和节奏,如“一艘军舰”、“一条帆船”,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③ 全班齐读,营造诗歌的氛围,让学生初步体验诗歌的节奏感。 (二)学习新词 (1)量词与事物的配对游戏 ① 教师出示图片,如“海鸥”、“稻田”等,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量词。 ② 学生分组,教师说出事物,学生快速找出对应的量词,比比哪组反应快、配对正确。 (2)量词应用实践 ① 学生闭眼,教师在教室或校园内指定一件物品,学生睁开眼后,尝试用新学的量词描述。 ② 学生自选教室或校园内的物品,尝试用不同的量词进行描述,体验量词的多样性。 (3)量词小挑战 ① 教师给出一些生活中常见事物,但不提供量词,如“书”、“椅子”等,学生抢答提供合适的量词。 ② 学生互相出题,挑战对方用新学的量词描述身边的物品,增加课堂趣味性。 (4)量词小故事 ① 学生尝试用新学的量词编一个小故事,故事中要包含多个量词描述的场景或物品。 ② 分享故事,学生互相倾听,教师点评,表扬使用量词恰当、故事生动的同学。 (三)课文解析 (1)量词与场景的对应 ① 举例分析:如“一只海鸥”、“一方鱼塘”,引导学生理解量词与事物的大小、形状等特征的关联。 ② 比较辨析:对比“一艘军舰”与“一条帆船”,让学生体会量词在描述事物时的差异。 (2)量词的特殊用法 ① 量词的多样性:讲解“一队‘红领巾’”中,“队”字表示的是集合概念,不同于前面描述单个物体的量词。 情境理解:通过“一丛翠竹”、“一群飞鸟”,引导学生理解量词在描绘场景时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在这一环节,教师首先选取课文中的量词和场景,如“一只海鸥”、“一方鱼塘”,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理解量词与所描述事物的特征之间的关系。接着,教师会引导学生对比“一艘军舰”与“一条帆船”,让学生发现量词在描述事物时的细微差异,体会量词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然后,教师会特别讲解“一队‘红领巾’”中“队”字的特殊用法,说明在某些情况下,量词可以用来表示一组或一类事物,而不仅仅是单个物体。教师会通过“一丛翠竹”、“一群飞鸟”的例子,让学生感受量词在描绘场景时的生动画面,激发学生对量词使用的兴趣。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会不断与学生互动,如“同学们,为什么这里用‘队’而不用‘个’呢?”鼓励学生思考、回答,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参与感。同时,教师会适时补充其他量词的用法,如“一束鲜花”、“一串葡萄”,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量词的理解。 (四)互动探究 (1)量词搭配探索 ① 教师示范:展示“一行垂柳”和“一排垂柳”的图片,引导学生比较两者的差异,解释为什么诗歌中选用“一行”。 ② 学生实践:学生尝试找出课文中其他量词与事物搭配的理由,如“一方鱼塘”、“一队‘红领巾’”等,讨论量词的选用是否可以替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