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85780

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共57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15417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5.1,2023-2024,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苦笋(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苦笋味苦,口感苦涩,魏征犯颜直谏(直言进谏),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苦笋耿介、有节,魏征人格耿直、方正、高洁。 唐太宗和魏征,合作17年。 一个爱才如命,善于纳谏,是历史上的“明君”; 一个忠心耿耿,敢于直谏,是历史上的“诤臣”。 √魏徵当真只有刚猛直谏么? √唐太宗当真能完全虚心纳谏么? 此二人的关系当真是君臣和睦,心无间隙么? 激发你的思辨意识 魏征(580—643),字玄成,隋末参加李密反隋起义军,掌管文檄。他生性刚直,直言敢谏,史称“诤臣”,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唐太宗“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他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死后赠司空,谥号“文贞”。位列凌烟阁第四功臣。 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隐太子引为洗马。微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阅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微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即位,拜谏议大夫,帝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由是拜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 ———《新唐书》 谏太宗十思疏 魏 征 文体知识 “疏”通称“奏疏”,是“疏通事理,分条陈述的意思。奏议文体的一种。奏议类文章是古代官员进呈给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疏的用途较广,论谏、陈乞、待罪、推荐、辞官等都可以用“疏”。著名的“疏”类文章有《论贵粟疏》(晁错)、论积贮疏》(贾谊)等。 讽 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 谏 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 谤 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公开指责。 讥 指责别人的过失,是微言讽刺。 诽 是背地里议论。 谏,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 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 十思,是本文主要内容,即十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疏,奏疏,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 一、疏通文意 臣闻求木 之 长 者, 必固其 根本; 欲流 之 远 者, 必浚 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助词,起取独作用 流得远,名作动 疏通水道 形———使动,使……稳固 生长,这里指长得好 德行和道义 树的根部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理, 臣虽 下愚,知其不可, 而况 于 明哲 乎! 极其愚昧,此作谦辞 前三个是转折连词,却; 第四个是递进连词,更 虽然(不能讲成“即使”,此句自谦) 望,求,思:同义,希望,想要 治理得好,安定 更何况 形→名,明智的人,这里指唐太宗 人君 当 神器 之 重, 居 域中 之大, 将崇 极天 之 峻,永保 无疆 之休。 掌管,掌握 帝位 重权,形作名 不念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德不处 其厚, 情不 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形→名,重要地位 形作名,安逸的境地 形作名,危险灾难 戒奢侈,行节俭 保持 深厚 克制,制约 这 第一个“以”,表方式,用; 第二个“以”同”而”表转折,却。 天地间 无止境 高峻 皇权 推崇 喜庆,福禄 性情 处于 成语:休戚相关 凡百 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 道 著, 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 实 繁,能克终者盖寡。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所有的 此处指德行 显著 开头做得好的 的确 多 保持 表示推断语气,大概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语出《诗经》意为人们大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很少有人能够善始善终。 天下 帝王 深 大 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既得志, 则纵情以 傲物。 竭诚则胡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