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88336

20金字塔金字塔夕照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395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金字塔,夕照,教学设计
  • cover
金字塔夕照 一、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学生能理解课文《金字塔夕照》中描绘的景象,掌握“金字塔”这一名称的含义和象征。 2. 技能目标:学生能运用所学词汇描绘景物,学会分析文章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古代文明的敬畏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培养审美能力和怀古幽思。 二、教学重点 1. 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描绘金色的景色来表现金字塔的壮丽与神秘。 2. 理解“金字塔”这一名称的象征意义及其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1. 分析文章中金色色调的运用及其对营造氛围的作用。 2.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描绘景色时所表达的情感和思考。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1)图片启示 ① 展示多角度的金字塔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金字塔的形状和周围环境。 ② 提问:同学们,你们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 (2)趣闻分享 ① 讲述关于金字塔建造的趣闻,如“建造之谜”或“法老的诅咒”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② 引导讨论:你对金字塔有哪些了解?或者你听说过哪些关于金字塔的故事? 3. (3)情感共鸣 ① 朗读课文开头部分:“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引导学生想象金色的场景。 ② 提问: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金字塔,你会选择哪个词?为什么? ③ 教师分享自己对金字塔的感受,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金字塔的初步印象。 (二)课文解析 (1)探索金色世界 ① 请学生找出第一段中描绘金色的词语,如“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等。 ② 分组讨论: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的“金色”来描绘开罗?引导学生体会金色带来的视觉效果和氛围。 (2)比喻手法探析 ① 一起朗读第二段,讨论金字塔被比喻为金山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这种比喻如何增强金字塔的神秘感和辉煌感。 ② 分析:这种比喻对读者产生的心理影响,比如使金字塔显得更加遥不可及、充满魅力。 (3)金字塔的象征意义 ① 朗读第三段,讨论“金字塔”这一名称的来源和它与“金”字的相似之处。 ② 讨论:为什么作者认为金字塔比金子还要贵重?引导学生认识到金字塔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象征。 (4)感受作者的情感 ① 个人阅读第四段,圈出描述色彩和作者感受的关键词,如“迷人的金色”、“神奇的境界”等。 ② 分享交流:每个人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和怀古幽思。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插入问题,如“如果金字塔不是金色的,你心中的金字塔会是什么颜色?”或“如果你是作者,你会如何描述金字塔的美?”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欲望。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三)互动探究 (1)探究金色的象征意义 ① 分组讨论:请同学们想象如果把“金色”换成“蓝色”或“绿色”,金字塔会给人带来怎样的感觉?讨论后分享小组观点。 ② 教师引导:金色通常与辉煌、神秘、庄重等情感联系,讨论为什么作者选择用金色来描绘金字塔,以及这种色彩选择对文章氛围的影响。 ③ 深化理解:师生共同分析金色在文章中如何强化了金字塔的神秘感和历史的厚重感。 (2)创作个人视角 ① 语言实践: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尝试用文章中的语言,描述自己心中金字塔在夕阳下的样子,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不同的色彩和比喻来描绘。 ② 互动评价:全班同学对上台同学的描述进行评价,讨论他们的描述中哪些词语或比喻用得巧妙,哪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改进。 (3)角色扮演与情境再现 ①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位同学扮演“穆青”,向全班同学描绘金字塔夕照的景象,其他同学作为听众提问或发表感想。 ② 情境互动:教师适时提问,如“你看到了什么特别的景象?”“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