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劳动一年级上册项目一《洗手》(教案) [课程标准] 本课参照《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了解日常生活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在学习洗手方法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材分析] 本课所选教材为小学一年级上册项目一《洗手》,是人教版劳动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洗手是日常生活卫生习惯的基础,也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关键。本课内容涵盖洗手的方法、洗手的意义、洗手的重要性等方面,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初级阶段,具有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特点。他们对于新事物、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但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和启发,通过生动有趣的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核心素养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观念。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目标] 1. 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 了解洗手的意义和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 1. 准备洗手液、擦手毛巾、纸巾等教学用品。 2. 设计互动环节,准备课件、图片等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师生问好,检查学生到课情况。 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知识。 生:老师好! 师:请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洗手”的知识。大家看老师这里有一张图片(展示一张脏手图片)。大家看看这张图片,你能想到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需要洗手? 师:非常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那么,什么是洗手?为什么要洗手?怎么洗手才是正确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洗手”,引出课题《洗手》。 师: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包括我们的手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东西。这些东西上面可能携带一些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如果不经过洗手处理,就可能将它们带到我们的身体上,引起一些疾病。所以,我们需要经常洗手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洗手的场景,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洗手经验。 师:那么,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洗手的经历吗?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洗手时的感受和经验? 生1:我每次洗手都会用肥皂或者洗手液,而且会洗好几遍,因为我觉得这样才能洗干净。 生2:我每次在外面吃饭后都会洗手,因为我觉得外面的餐具不太干净,怕有细菌。 通过这样的导入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洗手经验,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和方法。 二、新课教学(20分钟) 1. 准备洗手液、干手纸、消毒液等教学用品,教师进行示范和图片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正确的洗手姿势和清洁顺序。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口令引导学生完成洗手步骤,如“卷袖子、湿手、打肥皂、搓手、冲洗干净、用干手纸擦干”,让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洗手时的注意事项,如“洗手液要选好的,手心、手背、指缝、手腕都要洗,小肥皂要搓一搓,流动水要冲洗清,用干手纸擦干手,保护双手不生病”。 2. 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洗手的意义和重要性,如预防疾病、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素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