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06091

9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课件第1单元第3课《短诗五首——断章》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34271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课件,9年级,短诗五首——断章,PPT,26张,3课
  • cover
(课件网) 断章 新知导入 有句话这样说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断章》,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卞之琳(1910-2000),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被公认为是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作家作品 本诗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 作家作品 装饰( ) 检查预习 预习检查 1.字音 shì 2.释义 预习检查 【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的样子。 新知讲解 都说优秀的诗歌都是心灵的歌唱,要真正地了解诗歌就必须要用嘴说出来,用耳朵去聆听并用脑去思考,这样才能全方位地了解一首诗它所发出的心声。请同学们按照下面这种断句来读一下!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935年10月 《断章》 1.这首诗虽短,却有很多意象,由哪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 “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 “桥”“楼”“明月”“窗子”。 新知讲解 2.诗歌的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由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这四个画面又有什么联系呢? 新知讲解 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产生了联系。 新知讲解 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产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的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 新知讲解 看到的风景,进入梦里,将四个画面交叠在一起,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那桥、那水、那楼、那船、那柳……那窗外的一切一切都溶在这一片淡雅、轻柔、迷蒙、缥缈的如织月色之中显得是那么神秘,那么奇妙,那么甜蜜,那么惬意,充溢着奇幻色彩、荡漾着温馨情调。 新知讲解 3.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 新知讲解 4.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哲理内涵? 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对的,互相依存,息息相关,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 新知讲解 5.这首诗每个小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1小节:以“桥”为中心营造意境。将“你”与“风景”进行主客体转换,诗人巧妙地传达出对宇宙人生的整体性的哲学思考:在宇宙与人生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但是又互为关联。 第2小节:以“夜”为中心营造意境,表现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还是不自觉,都有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 新知讲解 6.在诗中,人与“风景”的关系是什么? 人不仅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7.诗歌是如何凸显“美”的? 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人,“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现出来。 新知讲解 8.诗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这是全诗的第一幅图画:“你”站在桥上欣赏风景。但“风景”在此是一空框结构,读者可以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