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一、单元作业概况: 1.单元主题:理想和信念。 2.主题解读: 本单元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有的抒发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志向,有的追忆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有的阐述了革命志士的共同理想与信念,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节和民族精神,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本单元还安排了“奋斗的历程”综合性学习,是对单元主题很好的延伸。安排两个语文要素,一个是“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一个是“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两个语文要素学生都已经学过,这次复现是为了强调对这两个要素的综合运用。 3.单元作业设计意图: 通过单元作业设计,能很好地深化学生对“理想与信念”这一主题的理解,增加对革命英烈的敬畏感和自豪感。同时能很好地对本单元语文要素进行运用和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4.单元作业设计细目表: 六年级语文下册《理想和信念》作业细目表 题号 题型 内容目标 认知维度 能力维度 试题难度 1 填空题 单元词语的掌握 识记 识字能力 0.7 2 解答题 课文内容的理解 理解 理解能力 0.8 3 鉴赏题 英雄故事的学习 鉴赏 综合能力 0.8 4 习作题 语文要素的运用 运用 习作能力 0.9 5 阅读题 主题内容的理解 综合 理解能力 0.9 6 实践题 单元主题的拓展 综合 综合能力 0.9 二、案例正文: (一)学科核心素养细化。 1.课程标准的细化。 认知水平 课标要求 单元学习目标 积累识记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硬笔书写楷体,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会写28个字,会写37个词语。 理解与探究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2.根据课文内容,关注人物的外貌、神态、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受到革命文化教育。3.能借助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交流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故事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表达与应用 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表达有条理,做简单的发言。 能结合场合、对象作即兴发言。 能用恰当的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 能写记实作文,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2.单元大概念: 《理想和信念》单元每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主题,是对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要依托。本单元讲述的故事有一定的时代性,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借助相关资料帮助学生姐课文的时候,应注重资料使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引导学生不仅能根据需要查阅资料,还能筛选出对理解人物形象有帮助的作用的资料。这单元课文的学习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单元大概念架构: 1.学习内容的设计:本单元主题明确,通过教学设计的整合,条理和脉络更加的清晰,为学生把握整单元的内容做了很好的调整。《古诗三首》都为咏物诗,采取托物言志的写法让学生对理想有一个浅显的了解。接着学习伟人领袖和革命先驱的文章,感受理想和信念带给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希望。然后学习革命英雄故事,实现民族国家建立的道路上那么人一样有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才成了民族大义。内容的调整,让学生对于理想和信念的传承有了很好的把握。 2.语文要素的学习设计:安排两个语文要素,一个是“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一个是“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两个语文要素学生都已经学过,这次复现是为了强调对这两个要素的综合运用。在精读课文的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品质,如《十六年前的回忆》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两篇经典课文就运用了多种刻画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