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14443

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名师押题卷01 原卷+解析卷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3387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名师押题卷01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8分)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 ) 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文物是打开历史记忆的钥匙。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① 养。我们必须要把níng.② 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控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 (1)给语段①处填写拼音,②处填写汉字。 ①滋养 ②níng 结 (2)在语段括号内填入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 A.和 B.但 C.也 D.就 (3)语段中画横线句子的主干是 (4)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答案】(1)①zī ②凝 (2) C (3)文物是钥匙。 (4)拟人 【解析】(1)本题考查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滋 读作“zī ”“níng ”写作凝 可据此作答。 (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根据分句之间的关系,可知“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和“ 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两个分句是递进关系的,所以应该填“也” (3)本题考查句子成分,找出主谓宾就可以。 (4)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别能力。结合句子,判断是拟人。 5.古诗文默写(7分) (1)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2)_____,_____。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有一联诗“_____,_____”,现在可用来形容中国当前形势:社会发展平稳,人民充满信心。 (4)骊歌响起,毕业在即,回首初中三年,我们感慨良多,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有言:“_____,_____。”相信自己,未来我们一定能继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答案】 ①. 万里赴戎机 ②. 大漠孤烟直 ③. 长河落日圆 ④. 潮平两岸阔 ⑤. 风正一帆悬 ⑥. 长风破浪会有时 ⑦.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赴、戎、漠、落、阔、济、沧。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6~8题。(7分)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十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下列文言文句子和成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不以千里称也 喷喷称赞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丰衣足食 C.力不足 画蛇添足 D.食之不能尽其材 尽心尽力 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2分)( ) A.文章第二段开头写千里马食量惊人,与后文“不知其能千里而食”形成鲜明的对比,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B.“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一句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出“食马者”遇昧专横的形象。 C毎段末句的“也”字表达的语气各有不同,“不以千里称也”的“也”,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 D.“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的看法,本文论述了“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极具现实意义。 8.选文与链接材料都提到了千里马的遭遇,请你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两文分别借千里马表达了什么观点,寄寓了作者怎祥的情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