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下第八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梳理总结本单元课文的特点。内容有意思、语言风趣幽默是本单元的课文特点。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题要求学生在体会句子的表达特点后,选择一个情景进行仿说,引导学生学习用比拟(把事物比作人、把人比作事物)的方法描述一种情景。第二题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的写法后进行仿写,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先概括后举例这一常见的表达方法,把自己的想法用一段话写清楚、写具体。 “书写提示”简要介绍了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及颜体楷书的基本特点,并展示了其楷书代表作的局部,意在让学生初步了解颜体书法的特点,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 “日积月累”编排了关于“为人”的五条格言,让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了解我国的“君子文化”,初步懂得“君子之道”。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本单元课文内容有意思、语言风趣的特点。 2.能体会例句比拟的表达特点,并能选择情景仿说。 3.能体会先概括后举例的段落表达方法,并能照样子写一段话,表达自己想法。 4.了解颜体楷书的基本知识,初步感受颜体书法的特点和魅力。 5.朗读、诵读关于“为人”的古代格言,了解我国的“君子文化”,初步懂得“君子之道”。 教学重难点 能体会先概括后举例的段落表达方法,并能照样子写一段话,表达自己想法;能体会例句比拟的表达特点,并能选择情景仿说。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 交流平台 1.回顾本单元学过了哪几篇课文,说说这几篇课文的内容、语言表达分别有什么特点。 交流、板书:内容有意思、语言幽默风趣 2.重点回顾课文中幽默风趣的语言。 (1)《杨氏之子》:读读孔君平和杨氏之子的对话,说说幽默风趣体现在哪里? (2)《手指》:分别读读写大拇指和中指的两个语段,说说幽默风趣体现在哪里,作者分别运用了什么写法。 (3)《童年的发现》:读读课文结尾部分,说说幽默风趣体现在哪里。 小结:幽默风趣是智慧的闪现。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能多一点幽默风趣,做一个智慧的的人。 第二板块 词句段运用 (一)学习运用比拟的方法说句子。 1.出示语句: 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 (1)读一读,说说这个语句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运用了什么写法。 (2)比一比,体会运用比拟的表达效果。 把中指、无名指和食指分别比作_____、_____和_____, 不仅写出了中指_____的特点,而且语言_____ 2.再出示语句: 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猴子在树林中攀缘、穿行。 (1)读一读,说说这个语句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运用了什么写法。 (2)比一比,体会运用比拟的表达效果。 把_____比作_____, 不仅写出了_____的特点,而且语言_____。 3.出示情景,仿照例句,用比拟的方法说一说。 同桌互说。指名说。示例: 游子回到了家乡,就像疲倦的鸟儿终于飞回了温暖的巢。 雨点儿落在窗玻璃上,仿佛一群调皮的孩子,噼噼啪啪地敲打着架子鼓。 云朵在天空飘荡,好似孤独的游子四处漂泊,无依无靠。 (二)围绕一个意思,先概括后举例,写一段话。 1.读一读课文中的这段话,说说作者这段话想表达什么意思,是怎样表达这个意思的。 交流,明确:先概括,后举例。 2.追问:为什么要举例?举例有什么好处? 交流,明确:通过举例,内容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3.学生学习这样的表达方法,写一段话。 参考概括句: ①在我的四肢中,右手是最勤劳的了。 ②爷爷虽然七十多岁了,却是一个闲不住的人。 ③_____ 4.交流分享,相机点评。 点评时关注:(1)所举事例是否能体现概括的特点;(2)举例是否充分。 第三板块 书写提示 1.回顾:第三单元,我们曾围绕“遨游汉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