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65226

【新课标】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6课第六单元《摇篮曲》课件+素材+教案

日期:2025-05-24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914679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素材,课件,摇篮曲,第六,新课标
    (课件网) 欢迎进入音乐课堂 摇篮曲 张友珊词 汪玲 杨存德曲 聆听歌曲 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是怎样的? 速度:中速 力度:轻柔、舒缓 情绪:优美、抒情 聆听歌曲 歌曲的节拍是几拍子?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6 8 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6拍 区分乐句 歌曲共有几个乐句? 1 2 3 4 5 6 共有6个乐句加结束句 划分乐句 相同乐句是? 每个乐句的开头主要有哪些节奏型? X X X X X X X X X X X 填词演唱 第一段填词演唱 接龙演唱 师生接龙演唱 第二段有结束句 歌曲处理 结尾句力度和速度做了什么变化?表现了什么情景? 力度渐弱,速度渐慢 表现小宝贝在妈妈的摇篮里甜甜地睡着了的情景 乐器伴奏 《摇 篮 曲》 ———贺绿汀 大提琴 浑厚丰满,具有开朗的性格,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温暖而富有表现力。 第一段: 优美动听、真挚淳朴的曲调描绘了一位慈母在摇篮边轻轻哼着催眠曲,请拍着孩子催其入睡的场景。 第二段: 出现了变化,仿佛风雨骤起,小孩被惊扰感到不安。 第三段: 又恢复平静,平缓起伏的音乐主题再现。结尾转入低音区,深刻的描写孩子平静进入梦乡的画面。 再 见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上下第六单元 《摇篮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介: 由汪玲、杨存德作曲的《摇篮曲》是一首有六个乐句加结尾的一段体歌曲。歌曲采用6/8拍,F宫调式。曲调优美流畅,婉转动听,六拍子的节奏更增强了动荡摇晃的感觉,在轻柔而稍慢的歌声中,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我”轻轻摇动摇篮,哄宝宝入睡的幽静画面。 由大提琴演奏的《摇篮曲》是我国作曲家贺绿汀的作品,原曲采用三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优美动听、真挚淳朴的曲调描绘了一位慈母在摇篮边轻轻哼着催眠曲,轻拍着孩子催其入睡的场景。第二段出现了变化,仿佛风雨骤起,小孩被惊扰感到不安。第三段又恢复平静,平缓起伏的音乐主题再现。结尾音乐转入低音区,深刻的描写孩子平静进入梦乡的画面。 二、教学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要点 目标指向 演唱6/8拍的《摇篮曲》 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 目标二 总结摇篮曲这个体裁的风格特点 能够说出摇篮曲的力度、速度、情绪特点。 目标一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在音乐演唱、欣赏和分析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可以进行一些节奏型的拍击。 四、教学目标: 1. 审美感知:通过对本课两首中国作品《摇篮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其与上节课外国《摇篮曲》风格特点的不同,体会其旋律平顺、气氛安详的特点。 2.艺术表现:能用合适的力度、速度和音色来表现6/8拍的《摇篮曲》,感受与其他拍号的不同特点,并体会摇篮曲摇摆的感觉。 3. 创意实践:能够用模仿的方法进行创编旋律。 4. 文化理解:通过聆听、体验等活动激发学生感悟音乐所蕴含的情感,感受乐曲抒发的母亲深深地爱意。 五、教学重难点: 1.能用适当的歌唱方法,清晰准确并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 2.感受中外摇篮曲的风格特征。 六、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行为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导入、感受歌曲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首外国的《摇篮曲》,感受了外国摇篮曲的风格特点。这节课让我们来听听另一首《摇篮曲》,同学们猜猜是哪个国家的? 跟随老师一起边律动边听。听歌曲的速度、力度和情绪是怎样的?(摇摆动作)速度:中速力度:轻柔、舒缓情绪:优美、抒情 1.回忆上节课的两首外国《摇篮曲》,边摇摆边聆听本节课的中国的《摇篮曲》,感受摇篮曲的风格特点。 通过用上节课学习的另外两首外国的《摇篮曲》进行导入,将原有认知迁移到将要学习的新歌曲中。 二、学习歌曲 1.复听歌曲,复习6/8拍再次感受,这首歌曲是几几拍的呢?6/8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