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75233

【精品解析】广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日期:2024-12-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888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年,语文,考试,开学,学期,高一
    广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4高一下·开学考)现代文阅读I 在人类文明史研究中,中华文明是迄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形态。那些消失了的古文明当然是由于受到外部挑战和内部崩溃双重作用的结果。但真正决定文明生命力的不是外部环境,而是文明自身的特质,这是因为一种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自身创新力的丧失导致其生命力的终结;反之,其生命力的持续取决于其创新力的活跃。我们可以把文明内部这种建立在自省自纠基础上的创新力称为自我革新的能力,简称为“自新力”。 中华文明在历史进程中也曾无数次遭遇来自内外的严重威胁,如匈奴破塞、五胡南下;尤其是近现代,西方文明挟器、力之强摧毁着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在那样一个以“反传统”为主潮的时代,许多人对民族文化采取近乎全盘否定的绝对主义态度,使许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几近断裂。但中华文明最终还是战胜了这些挑战,在应对中硬挺了过来,这并非偶然,而是必然。它归功于中华文明肌体内在具有的强大自我革新能力。这种“自新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动力机制。中华文明的宇宙观是“天地之大德曰生”。天道“大生”,地道“广生”,人法天地,那么,人道自然也是“生生”的。中华文明向世人展示的是一派生机勃勃、流转不息的生命之图,她具备顽强的“创生”和“再生”能力。 首先,重视新生命的缔造、新事物的产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创生过程由简单到复杂。朱熹释“仁”为“种子”,说明仁学本身就是“生命之学”。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多年,始终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不管面对何种艰难困苦,她都以“生”的视角看待生存与生活,而且尊生、重生。中华文明往往在生死交替、新旧交替之际,“否极泰来”,以循环往复的形式实现生生不息。 其次,允许人类社会与万事万物多样性共生。中华文明具有乐生、厚生的品质,坚持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之道,崇尚“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之理,善于自省改错,跟任何其他文明形态不对立、不排斥、不分争;以“内自省一外求和”的方式处理事情,调和内外各种因素,在渐变中引进、融合其他文明的同时,能守住自己文明的主流,不断赋予其新生力量。中华文明历史以开放的心态,不仅使草原游牧文明与中原农业文明很好地结合了起来,而且积极容纳外来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各种宗教,并加以吸收、转化,使之成为自身信仰系统的一部分,而没有出现不同宗教之间的残酷迫害和斗争;现在重新开辟“一带一路”,倡导共享“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世界和谐秩序。 第二,“变易”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调适机制。文明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的,而历史的时空总是在不断变换的。适应变换,就需要形成相应的调适机制,而“变易”就是中华文明发展成熟的调适机制。中华文明调适新旧事物之间,理论与现实之间冲突的“变易”精神,不仅体现了人的主体意识的高扬,而且具有稳定性、安全性、长久性的特点,一是,中华文明求中、求和,“变易”时非常谨慎小心。二是,中华文明以“守常”为纲,以“求久”为目的。天地变化有一个固定的法则,人类在识变、应变、求变的过程中,不管如何创新,都不能违背宇宙的固定法则。否则,就会产生变乱而自取灭亡。 第三,“创新”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一贯品格。中华文明在处理“守成”和“创新”的关系方面,有着自己“守正出奇”的鲜明品格。通过一代代自觉地“史鉴”,汲取前人治国理政的得失,增加新的发展认知,引导人、事、物向更好的方面发展。“守成”是指不抛弃传统的“常”和“故”。“创新”是指除旧立新的活动。“守成”和“创新”是一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