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和读法,掌握求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的方法。 2.正确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3.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4.感受化学用语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桥梁,培养思考、务实,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情景导入 你认为上述3种表示方法哪种最好?为什么? ① 氢气 + 氧气 水 点燃 + ② ③ 2H2 + O2 ==== 2H2O 点燃 一、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 学习探究 文字形式表示化学反应很麻烦,化学家用化学式等化学语言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以及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为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和 反应条件 生成 反应物 生成物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 用“△”表示反应需要加热 用“↑”或“↓”证明生成物是气体或沉淀 如:2H2O === 2H2↑ + O2↑ 通电 注: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生成,无需标注“↑”或“↓”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表明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3)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水。 H2、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2 : 1: 2。 2H2 + O2 2H2O 点燃 (2)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微粒个数比。 H2、O2和H2O的质量比为4 : 32: 36。 4P + 2P2O5 5O2 点燃 (31×4 ) : ( 2×16×5) : (2×31+5×16)×2 124 : 160 : 284 31 : 40 : 71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 质量比的计算方法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正确;B.可以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正确;C.可以表示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分质量的水,所以4 g氢气与32 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36 g水,错误;D. 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正确。 例1 从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B.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C.4 g氢气与4 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8 g水 D.该反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 点燃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质的方面 量的方面 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即表示一个化学反应 微观上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微粒数比 宏观上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在点燃的条件下,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C + CO2 O2 点燃 12 32 44 宏观上 质量上 微观上 在点燃的条件下,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解析:A. 此反应表示氧化铜和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正确;B.此反应表示每一个氧化铜分子和一个氢气分子反应生成一个铜原子和一个水分,错误;C.此反应表示CuO、H2、Cu、H2O的质量比=80:2:64:18=40:1:32:9,正确;D.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因此表示CuO、H2、Cu和H2O的粒子比为1:1:1:1,正确。 例2 对化学方程式CuO+ H2 Cu+H2O,提供的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 A.表示CuO和H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u和H2O B.表示1个CuO分子与1个H2分子反应生成1个铜原子和1个水分子 C.表示CuO、H2、Cu和H2O的质量比为40:1:32:9 D.表示CuO、H2、Cu和H2O的粒子比为1:1:1:1 A 加热 (1)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使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