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外古诗诵读 贾 生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背诵古诗词。 2.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赏析诗句的炼字之妙。 3.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了解作者: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仕途坎坷的李商隐 年轻时即以文才受令狐楚的赏识,可是李商隐却与泾源节度使王茂元之女结婚。当时牛李党争正在尖锐时期,令狐楚是牛党,王茂元则与李党有关。 宣宗即位以后,牛党当权,令狐楚儿子当了宰相,打击一切与李党有关的人,从此李商隐一直被压抑而抬不起头。几次到长安活动,只补得了一个太常博士。最后死于荥阳,年仅四十七岁。 贾 生 代表作:《过秦论》《论积贮疏》 生平经历: 典故: 姓名: 朝代: 称号: 生卒年:(前200—前168) “贾谊贬长沙” “宣室求贤”常用来比喻得不到重用,怀才不遇,仕途不顺的人。 贾谊 西汉 政论家 文学家 十八岁,为廷尉。二十有余,为博士。 后,贬为长沙王太傅。一年后,召回,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歉疚而亡,时年33岁。 了解人物:贾生 1.学习诵读,理解诗意。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学会诵读 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 读出韵脚 感知诗意 同学们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读理解文意,把自己在本课预学中碰到的难以理解的字词圈出来,同桌交流,仍然不能解决的写在黑板上。 交流积累 贾生:指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了许多重要政治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 宣室:汉代长安城中未央宫前殿的正室。 逐臣:被放逐之臣,指贾谊曾被贬谪。 才调:才华气质。 可怜:可惜,可叹。 虚:徒然,空自。 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 苍生:百姓。 问鬼神:汉文帝接见贾谊,“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记一记 读一读 汉文帝为了访求贤士,在宣室召见逐臣。 那贾谊才华横溢,实在是超群绝伦。 可惜两人谈到夜半,文帝枉自前移坐席; 不问国计民生,只问那无稽的鬼神。 2.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大声诵读全诗,思考: 1.诗歌前两句写了什么历史事件?突出人物什么特点? 2.诗歌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看法?你从哪里看出来? 3.结合背景资料,说说你对诗歌表达的情感的理解。 1.诗歌前两句写了什么历史事件?突出人物什么特点? 整体感知 事件:汉文帝在宣室(汉代未央宫前殿的正室)咨询被贬谪的大臣贾谊; 文帝:贤明君主(宣室、求、访) 求贤意愿殷切和诚恳; 贾谊:才华高超、无与伦比。 感情:赞扬圣君贤臣。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2.诗歌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看法?你从哪里看出来? 整体感知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可怜:可惜,可叹。(转折,悬念) “夜半虚前席” 彻夜长谈、虚心倾听; “不问苍生”:不关心百姓疾苦; “问鬼神”只关心求仙访道鬼神之事。 欲抑先扬 仕途坎坷的李商隐 年轻时即以文才受令狐楚的赏识,可是李商隐却与泾源节度使王茂元之女结婚。当时牛李党争正在尖锐时期,令狐楚是牛党,王茂元则与李党有关。 宣宗即位以后,牛党当权,令狐楚儿子当了宰相,打击一切与李党有关的人,从此李商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