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热点题型专项突破 注意事项 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i-28 S-32 Fe-56 Cu-64 Ce-140。 1.(实验探究题,13分)(1)某些反应(如中和反应)的热量变化的数值Q可通过量热装置测量反应前后体系温度变化,用公式Q=cρV总ΔT计算获得。 热量的测定:用0.500 0 mol·L-1 NaOH溶液和0.550 0 mol·L-1盐酸各50 mL进行反应,测得反应前后体系的温度分别为T0 ℃、T1 ℃,则该过程放出的热量为 J(c和ρ分别取4.18 J·g-1·℃-1和1.0 g·mL-1)。 (2)借鉴(1)的方法,甲同学测量放热反应Fe(s)+CuSO4(aq) Cu(s)+FeSO4(aq)的焓变ΔH(忽略温度对焓变的影响,下同)。实验结果见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 体系温度/℃ 反应前 反应后 ⅰ 0.20 mol·L-1 CuSO4溶液100 mL 1.20 g Fe粉 a b ⅱ 0.56 g Fe粉 a c ①温度:b c(填“>”“<”或“=”)。 ②ΔH= (选择表中一组数据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 (3)乙同学也借鉴(1)的方法,测量反应A:Fe(s)+Fe2(SO4)3(aq) 3FeSO4(aq)的焓变。 查阅资料:配制Fe2(SO4)3溶液时需加入酸。 提出猜想:Fe粉与Fe2(SO4)3溶液混合,在反应A进行的过程中,可能存在Fe粉和酸的反应。 验证猜想:用pH试纸测得Fe2(SO4)3溶液的pH不大于1;向少量Fe2(SO4)3溶液中加入Fe粉,溶液颜色变浅的同时有气泡冒出,说明存在反应A和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实验小结:猜想成立,不能直接测反应A的焓变。 教师指导:鉴于以上问题,特别是气体生成带来的干扰,需要设计出实验过程中无气体生成的实验方案。 优化设计:乙同学根据相关原理,重新设计了优化的实验方案,获得了反应A的焓变,该方案为 。 2.(实验探究题,15分)高锰酸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和氧化剂。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电解法制备KMnO4。 以石墨、铜为电极,电解K2MnO4溶液制备KMnO4溶液,装置如图所示。 (1)电解过程中,Cu电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pH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铜极、石墨极能否互换并简述理由: 。 实验(二):探究K2FeO4和KMnO4氧化性强弱,装置如图所示。 闭合开关K,观察到左烧杯中紫红色溶液变为浅黄色,右烧杯中无色溶液变为紫红色。 (3)闭合K,盐桥中 向左烧杯迁移。 (4)正极反应式为 ,实验结论是氧化性:Fe(填“>”“<”或“=”)。 实验(三):为了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草酸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影响(Mn→Mn2+,H2C2O4→CO2),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 序号 实验温 度/℃ KMnO4溶液(含硫酸) H2C2O4溶液 H2O 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时所需时间/s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① 20 2 0.02 5 0.1 5 t1 ② 20 2 0.02 4 0.1 6 10 ③ 40 2 0.02 4 0.1 6 t2 (5)通过实验①、②可探究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6)在一定KMnO4溶液中加入适量硫酸,再加入一定量草酸溶液,产生CO2的体积(同温同压)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20~25 s反应速率突增,其原因可能是 。 3.(工艺流程题,14分)硫酸铈铵[(NH4)4Ce(SO4)4](M=596)是分析化学常用的滴定剂。以氟碳铈矿(含CeFCO3、BaF2、SiO2)为原料制备硫酸铈铵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①Ce3+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Ce4+。 ②“沉铈”时发生的反应之一:Ce2(SO4)3+Na2SO4+6H2O Ce2(SO4)3·Na2SO4·6H2O。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A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焙烧”中常采用高压空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