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12388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含答案)

日期:2025-05-1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399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统编,选择性
  • cover
古诗词诵读 无  衣 一、名句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秦风·无衣》中,表现战士们修整铠甲和兵器,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两句是“          ,         ———。 (2)后世多将军队中的同事称为“袍泽”,这个词源自《诗经·秦风·无衣》中“         ———和“         ———两句。 (3)《无衣》中,描写君王要发兵了,要修理好戈矛准备战斗的句子是“          ,         ———。 (4)《无衣》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语意是递进发展的,如,“与子同仇”,侧重表达同仇敌忾的情绪,而“         ———则是行动的开始,“         ———则指将士们奔赴前线共同杀敌。 (5)《秦风·无衣》中,展现着秦国军民互助的团结精神,其中描绘士兵洋溢着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愤慨地磨刀擦枪,一起行动的句子是“          ,         ———。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3题。 无  衣 《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岁  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③ 济时敢爱死 寂寞壮心惊! 注①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当时杜甫正欲由阆州乘船沿嘉陵江南下。②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③请缨:将士请命杀敌。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衣》全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采用问答式的句法,重章叠唱,回环往复。 B.《岁暮》前四句陈时事,后四句抒怀抱,饱含着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对国家的热爱。 C.《岁暮》“烟尘”与后文的“鼓角”视听结合,突出了边地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D.《岁暮》诗人客居西蜀,渴望济世,不敢吝惜一己之性命,但报国无门,只得暂时保全自己。 3.《无衣》与《岁暮》两首诗中,先秦与唐朝将士对待战争的态度形成鲜明反差,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两种不同态度。 春江花月夜 一、名句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一轮明亮的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          ,         ———。 (2)《春江花月夜》中的“          ,         ———两句,把江、月、花三个意象联系在一起,描写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 (3)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思考宇宙和人生,礼赞人类生生不息、生命永恒的两句诗是“          ,         ———。 (4)在《春江花月夜》中,写了落月西斜、海雾涌起,回家的道路无限遥远的句子是“          ,         ———。 (5)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          ,         ———两句,暗用典故,向来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可见游子思妇相思别离之苦。 (6)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月入户中,牵扰思妇心神,“          ,         ———两句中,思妇的两个动作虽是徒劳却富有深情,生动地表现出其内心的惆怅和对离人的思念。 二、古代诗歌阅读 (一)课内阅读 2.下列对《春江花月夜》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开篇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壮丽画面,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 B.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创造出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世界。 C.“江月何年初照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