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20284

第四单元写作《叙事要有波澜》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422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第四,高一,模块,基础,2023,高教
  • cover
《叙事要有波澜》 教案(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叙事要注重情节起伏,曲折有致。 2、叙事要注意渲染和手法的运用,了解一些生波澜、生变动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位老太太做寿,她的子孙请来唐伯虎为她题诗。全家大小及亲朋好友争着来看。唐伯虎挥笔写下:这个婆娘不是人(举座皆惊),九天仙女下凡尘(喝彩),儿孙个个都是贼(惊怒),偷得寿桃献至亲(拍手叫好)。短短四句,跌宕生姿,起起伏伏,吊足胃口。的确,一池春水,风平浪静,纵然有人认为有宁静柔和之美,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水面的荡漾、荷花的摇曳、游鱼的沉浮则会给人更多的联想和感受。那么如何让平静的水面波澜起伏,一波三折呢?“文似看山不喜平”,中国的传统章回小说中人物命运,忽而山穷水尽,忽而柳暗花明;内容忽而金戈铁马,忽而风花雪月。引得读者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悲忽喜。人们把这种起伏变化用一种形象化的比喻叫做“波澜”。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出示课题及要点)。 (二)兴风作浪之原因 1、什么是写出事件的波澜?(写出事件的波澜就是写出事件的曲折变化) 2、为什么要写出事件的波澜? 在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本身具有复杂性,有两个含义:一是事物的多侧面、多角度以及此事物与彼事物之间的联系.例如,一个人其貌不扬,却很有才干;一个学生,不守纪律、功课也不好,却热心公益活动。台风袭来,房倒树折,停电断水,人人都讨厌台风,有一个小女孩却说喜欢台风。为什么 原因是有一次来台风,断电,家里点了蜡烛。小女孩拿着蜡烛在屋里走来走去,妈妈说她像小天使,女孩非常高兴。在这里,小女孩的幸福感竟和台风联系起来。二是任何事物都在不停变化。天有阴晴,月有圆缺,潮有涨落,草木有枯荣,这是自然界的变化。塞翁失马,乐极生悲,这是坏事变好事、好事变坏事的人事变化.文章的波澜就是这种事物复杂多变性的反映。  ⑴只有写出了事件的波澜才能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客观性) 袁枚在《李觉出身传评语》中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若如井田方,有何可观 惟壑谷幽深,峰峦起伏,乃令游者赏心悦目.或绝崖飞瀑,动魄惊心,山水既然,文章正尔. ⑵只有写出了事件的波澜才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阅读心理) 3、怎么样才能写出事物的曲折? A.善于选择本身就曲折复杂的事件来写。(前提) 文章的波澜是读者的一种心理反应。我们说文章有没有波澜,最终要看能不能在读者心里激起波澜。是不是让读者牵肠挂肚,是不是出乎读者意料,是不是让读者感到惊喜,是不是让读者扼腕叹息……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研究读者心理,针对读者心理选取材料,安排结构。 B.文章的波澜也取决于写文章的技巧。 作者在掌握了事物的复杂性和读者的心理以后,很好地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安排波澜的技巧。例如,事情本来都是从前向后发展的,如果事情本身的结果出人意料,用顺叙就有波澜,用倒叙就会索然无味了;如果事情的起因更让读者关注,像重大案件,用倒叙,造成悬念,就比顺叙的效果更好。 (三)兴风作浪之技巧 1、运用使叙事曲折的技巧: A、事与愿违法:事件的曲折体现在发展趋向上,让本该出现的某种结局,出现了另外的结局。 B、过程复杂法:虽然最终还是出现了期望的结局,但让它中途发生了种种变故,使过程复杂。 C、感情曲折法:略。 写法探讨 (1)展示材料一:找出材料中运用的兴波澜的方法。 威胁[俄]契诃夫 有一个贵族老爷的马被盗了。第二天他在所有的报纸上都刊登了这样一个声明:“如果不把马还给我,那末我就要采取我父亲在这种情况下采取过的非常措施。”威胁生效了。小偷不知道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不过他想着可能是某种特别可怕的惩罚,很害怕,于是偷偷地把马送还了。能有这样的结局,贵族老爷很高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