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32947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对比阅读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475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对比,阅读,教学设计
  • cover
登高抒怀 知人论世 ———《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对比阅读教学 【学习目标】 1. 反复诵读诗歌,读出韵味和诗意; 2. 知人论世,赏析诗歌,分析诗中传递的情感; 3. 对比阅读,学习古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重难点】 1. 反复诵读诗歌,读出韵味和诗意; 2. 知人论世,赏析诗歌,分析诗中传递的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 请同学们来看这两个题目,有何相似之处呢? “登” 大家找得非常准确,(板书)“登”有“登临、登上”之意。孔子曾说:“君子登高必赋。”春秋佳日,古人特别喜欢登高望远,登则必有诗作。李白说:“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望着辽阔的美景,所有心绪涌上心头,那他们都会想些什么呢?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两首登高诗,去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诵读比较,读韵味 1.播放音频,学生听音频正字音、划断句、标重音。 2.个别学生读,其他学生评价。 如果给每首诗选择一个颜色作为背景,这两首分别适合什么颜色呢? 灰白色,橘红色 前:慷慨悲凉的基调 后:豪情壮志的基调 3.师范读。 4.生齐读。 明确: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三、细读比较,读诗意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结合注释,疏通诗意。 (提示:注意重点词语的意思) 2.小组指定代表翻译,其余小组补充。 明确:《登幽州台歌》 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向后看不见当今明主。一想到天地无穷无尽,我倍感凄凉独自落泪。 《登飞来峰》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我身在最高层。 3.这两首歌从题材上看有什么相似之处? “登高望远,抒情言志” 4.同是登高之作,诗人目之所及都看到了哪些景呢?这些景物都有哪些特点呢?请以“陈子昂登幽州台,看到 ,感受到 ”或“王安石登飞来峰,看到 ,感受到 ”的句式回答。 例:陈子昂登幽州台,看到天、地,感受到天地无边无际,广袤无垠。 景随心动,同是登高,观景所见却如此不相同,根本原因在哪里呢? 四、研读比较,读情感 《孟子·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尚”同“上”,上友就是以古人为朋友。文学创作有时需要借鉴古人,对古人的作品进行批评和借鉴,就需要了解古人所处的时代。知人论世的原则,提出研究作品必须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其所处的环境和时代背景加以考察。 1.在此之前,已经给同学们布置了预习作业,查找作者及诗歌创作的背景,请同学们展示查找的内容。 明确: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做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幽州台: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 2.请联系背景,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人的内心。 动词:①“念”有“想到”之意,诗人将自身放在广阔的时空里,难觅知音的孤独感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