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50620

第四单元金属检测题(含解析)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

日期:2025-11-25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2032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化学,学制,五四,教版,第四,九年级
  • cover
第四单元 金属 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对下列各组事实或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CO和CO2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别很大—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物质的热胀冷缩———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D.生铁和钢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 2.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浓硫酸稀释 B.工业制氧气 海水提镁 C.工业炼铁 工业制二氧化碳 D.海水制碱 石油分馏出汽油 3.除杂和鉴别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法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铜粉中的氧化铜 放在铁片上加热 B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放入坩埚中高温灼烧 C 鉴别CH4与H2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D 鉴别硬水与软水 分别加入少量明矾,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①氧气用作助燃剂 ②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 ③铜丝用作导线 ④干冰用作舞台效果 ⑤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 ⑥氮气用作保护气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③④⑥ 5.下列物质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B.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C.久置的铜器生锈质量增加 D.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6.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的质量一定和所用煤的质量相等 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但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铁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铜是金属,也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 7.向mg CuSO4、Fe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三种 B.若滤渣中有两种金属,则向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大于mg D.若滤液中有两种溶质,则该滤液为浅绿色 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气体中 B.鉴别氯化钾和氯化铵两种肥料———取样,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C.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检验某溶液显酸性———取样,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蓝色溶液逐渐变成无色溶液 B.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在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尿素与少量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的气味 10.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待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空气和氧气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闻气味 B 双氧水和水 观察颜色 加二氧化锰 C 铜片和铁片 用磁铁吸引 观察颜色 D 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 测定密度 紫色石蕊试液 A.A B.B C.C D.D 11.分类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原子构成:铁、金刚石、冰 B.单质:水、氧气、红磷 C.合金:不锈钢、黄铜、生铁 D.复合肥料:硝酸钾、磷酸二氢铵、钙镁磷肥 二、填空题 12.2022年12月,天津经东营到滩坊的高铁将开工建设。高铁建设中铝合金、不锈钢、高锰钢等金属材料必不可少。铝合金制造的高铁车体,具有提高运行速度、能抗击强大气流的冲击和耐受雨雪侵蚀等特点。这是利用了铝合金的 等优点。 13.请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铝在空气中被氧化 。 (2)电解水 。 (3)红磷燃烧 。 (4)高锰酸钾制氧气 。 (5)证明某气体是二氧化碳 。 14.中国首艘国产航母001A已与大家见面,这是在“辽宁舰”之后的第2艘大型航母,这不仅意味着我国海军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