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63525

【核心素养目标】2.1创新改变生活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5-08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1448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核心,素养,目标,创新,改变,生活
  • cover
《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创新改变生活》 执教教师 学校名称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学段 九年级 一.内容分析 本框下设两目,第一目“感受创新”、“创新引擎”。主要论述“如何理解创新”和“为什么要重视创新”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感知创新到理解创新,把握创新的内涵,理解创新的引擎作用。创新不仅是人类进步的第一动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动力,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第一目侧重对创新的硬性认识,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创新处处存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可以有创新,理解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体验创新所带来的积极情绪情感,指明创新可以让生活更美好。第二目侧重对创新的理性分析,阐述创新对人类发展、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 青少年的思维发展特点和已有的创新体验为其参与本课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就知识储备而言,学生对人类发展史和中华民族的历史有了一定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辩证地看待中国发展,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视角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基因,从而建立文化自信。青少年处于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已经成为世人普遍关注的焦点。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科技的日新月异,让社会发展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人工智能普及化,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认知;青少年既是创新时代的成果享受者,也是创新时代的重要主体。他们是创新成果的受益者,更渴望能够参与时代的创新浪潮。 三.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了解国家的创新发展成果。 道德修养:在感受中国创新成就中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法治观念:体会创新与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认同创新的价值,支持我国改革创新事业。 责任意识:树立热爱科学的精神,同时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志为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努力提升创新能力。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创新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全面认识创新,树立创新意识。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视频播放:《5G让生活更美好》。观看现代科技感生活,你有何感想?讲授新课:展示学习目标:1.怎样正确认识创新?2.创新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3.国家为什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4.改革与创新的关系?第一目:感受创新运用你的经验:展现日常生活中重新利用废旧物品的创意。播放视频:《王康宇改良口罩发明防雾口罩》。思考:王康宇的经历启示我们,如何理解创新?案例展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发现阿基米德原理、陈薇团队合作研制新冠疫苗。提问:通过这三个案例,你如何正确认识创新?案例展示:新东方直播间董宇辉的故事,并阅读教材,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创新对个人来讲有什么义?第二目:创新引擎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蒸汽机的改良、电力的应用和计算机的出现,推动时代的车轮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信息文明。问题: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阅读教材P12的相关链接,展示各个国家关于创新的战略。思考: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播放视频并辅助阅读教材第18-19页“探究与分享”。思考:深圳是一座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城市。从深圳的发展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的予以引导和评价。出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感悟创新源于生活。将废旧物品重新利用,不仅有助于环保,而且充满创新乐趣。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深入思考该问题。教师引导讲解,并总结概括。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直播+知识”作为新型带货方式,让生活更精彩,让我们激发潜能、超越自我。教师总结:创新对个人的意义是什么?(1)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2)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