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3* 短诗五首 上课素材 素材积累 萧红是我国著名的女作家,老家在黑龙江呼兰,她很早就从东北逃亡进关,辗转呼号,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令人无限惋惜的是,就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她生病却得不到正常的治疗,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这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壮志未酬,英年早逝。这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可是当时要埋葬萧红谈何容易,戴望舒“他们多方设法,托日本《朝日新闻》的一位记者,弄到一张证明,几个朋友,搞到一辆板车,自己拉着,走了六七个小时,将萧红的遗体拉到了浅水湾埋葬”。(杜宣:《忆望舒》,《文学报》1983年8月18日)浅水湾一带原来山明水秀,筑有不少别墅,萧红临死前曾在拍纸簿上向身旁友人写过这样的话:“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骆宾基《萧红小传》)可是到后来,浅水湾的沙滩上只插了一块写有“萧红之墓”的木签。一抷黄土,四个大字,萧红生前是那样坎坷不幸,而死后又是那样寂寞、凄楚。 1.语言运用:运用朗读和默读的方法学习诗歌,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思维发展: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揣摩诗中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3.审美鉴赏:体会凝练而含蓄的语言美;比较阅读诗歌,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感受诗歌的不同艺术风格,体会不同的诗味。 4.文化传承: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意识和高尚的爱国情操。 1.结合写作背景及诗歌中的意象,揣摩诗歌的情感及蕴含的哲理。 2.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意识和高尚的爱国情操。 在诗歌比较阅读中,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 朗读法、圈点批注法、提问法。 第1课时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1918年1月,《新青年》首次发表了白话诗九首,这九首诗开创了中国新诗的先河。沈尹默作为北大知名教授,他发表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有人说,正是因为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地位如此之高,它到底具有怎样的魅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首诗。(板书课题) 二、朗朗诗声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律。 2.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点拨:深秋的夜晚,月光高照,寒风呼啸,“我”与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站立,却没有靠着。 三、写写我感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赏读第一首短诗《月夜》。在你初读这首诗后,有什么整体感受呢?现在不妨把你的感受写在旁批空白处。 提示:老师要给大家一个小帮手帮助大家更好地解读作者的思想感情。建议大家用五分钟的时间完成。 出示: 写作背景:《月夜》写于1917年,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正是“五四运动”前夕。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四、说说我思 在完成初读感受之后,请大家结合诗句内容来思考问题:你读出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如何读出的? 点拨:通过这首短诗,我读出了“五四运动”前夕一代青年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追求人格独立、思想自由的意识,看到了青年人独立自主的形象。 我们先看,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夜晚,前两句交代环境。在这两句中作者选取的意象,分别是“霜风、月光”。 作者用“呼呼的”修饰“霜风”,让我们感受到的却是一种生机;诗中也并未描摹月光的冷,而是用“明明的”修饰,为夜晚的环境增添了一抹亮色。 后两句更是别出新意,“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这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