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69229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无题》课件(共20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27967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六,20张,九年级,语文,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咏叹忠贞爱情的诗篇。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体现了爱情的坚贞,意境新奇,诗味隽永,已成千古传诵的名句。 无题 1.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 体会《无题》中烘托、比喻、象征手法的运用。 学习目标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唐文宗年号)年间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作者简介 在唐时,人们崇尚道教,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内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篇,大多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诗。此诗即其中一首。 写作背景 整体感知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cán jù bìn yín péng yīn 逐句翻译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相见时难:相见的机会难得 别亦难: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 句意 相见机会本已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何况正当东风将收的暮春时节,百花凋残。 东风:春风 残:指凋零 逐句翻译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丝: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蜡炬:蜡烛 句意 春蚕直到死时,才把丝儿吐完;蜡烛烧成灰烬,蜡泪才会流干。 泪: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逐句翻译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 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句意 早晨梳妆照镜,(愁思难遣),只担忧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长夜独自吟诗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应觉:设想之词 月光寒:指夜渐深 逐句翻译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蓬山:指海上仙山蓬莱山 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句意 好在蓬莱山离这儿不算太远,却无路可通;烦请青鸟一样的使者(尝试着捎信),殷勤地为我去探看。 殷勤:情谊恳切深厚 探看:探望 诗词赏析 1.从诗的第一句,可以看出诗歌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场景? 离别的场景。 2.离别的双方心情怎样? 心情痛苦不堪。这一点从两个“难”字可以看出。 诗词赏析 3.如何理解这两个“难”字的作用? 相见时难别亦难说明两个有情人难得相见一回。两个“难”字总括了被阻隔、受摧残的爱情历程,奠定了全诗深沉、缠绵、无望的悲剧基调,有总领全篇的作用。 第一个难是困难,第二个难是难受,两个难字,凸显两人情深意重。两个难字表面似同,义实有别,而其艺术效果却着重加强了别难的沉重力量。 诗词赏析 4.(1)如何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 “春蚕”、“蜡炬”两个象征意象,运用了比兴的手法,极为熨贴。并用“蚕吐丝”、“蜡流泪”巧妙比喻,用“丝”谐音“思”,用“到死”、“成灰”与“方尽”、“始干”两相对照,妙句天成,表现相思之深和对爱情的忠贞,形象贴切,含意隽永。 “方”和“始”强化了这种怀感。成为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的千古名句。 诗词赏析 4.(2) 现在人们赋予“春蚕到死丝方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