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70032

4.《修辞立其诚》《怜悯是人的天性》群文联读(表格式)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05-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291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3-2024,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 题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修辞立其诚》《怜悯是人的天性》群文联读 章节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文章的背景与作者的立场,理解文中关键概念的内2.涵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作品的论述思路,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价值观念 3.审美鉴赏与创造::探究文章在选择和运用材料方面的特点及其论证风格。 4.文化传承与理解:揣摩文章蕴含的探索精神和人生智慧,品味其中的理趣。 教学难点 重点:理清论述思路,分析论证特点,掌握立论与驳论的特点。 难点: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体会“真”和“善”的美好品格。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老师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内容 情境导入 世间好看事尽有,好听话极多,惟求一真字难得。--申居郧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雨果 真、善是东西方文化共同追求的人性光辉。追求不加掩饰的流露和发自心底的呼声,没有表演成分,这就是真诚;见人有难,怜悯之情油然而生,进而施以援手,这就是善。 在漫长的人类文化史上,一部分东西方作家或哲学家如张岱年、卢梭都把关注的焦点定格在人性的真诚与善良上,写出了诸多的作品,探讨、呼吁人们展现熠熠生辉的人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们的两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张岱年(1909-2004),字季同,河北献县人,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等职。 张岱年的学术研究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哲学史的阐释;二是哲学问题的探索;三是文化问题的研讨。在不同的时期,各有不同侧重。 他第一次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唯物论思想,阐发了中国的辩证法思想,彰显和发扬了中国人本思想,首创性地做出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解释社会人生的尝试,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唯物主义思想简史》《中国伦理思想发展规律的初步研究》《中国哲学发微》《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求真集》《文化与哲学》等,有《张岱年全集》(八卷本)行世。 《怜悯是人的天性》 卢梭(1712-1778),法国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18 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 在哲学上,他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政治观上,他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观上,他主张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著有《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启蒙主义文学 启蒙主义文学是 18世纪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启蒙运动的重要工具和思想武器。启蒙作家通过文学创作,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迷信,宣扬启蒙思想,形成了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强烈的 战斗气息的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生活在这个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以鲜明的战斗性、革命性,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如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他们在作品中直接宜扬自己的观点,干预生活,抨击社会中种种不平等的现象,揭露封建制度与教会的罪恶,描绘理性王国的理想世界,表达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 三、背景解读 《修辞立其诚》这篇文章写于 1992年,当时,中国的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然而人心浮躁,甚至一些学者、文人也因生活所需,急功近利,言辞浮夸。 有感于此,张岱年先生写了《修辞立其诚》一文,呼吁为人、作文都要“立其诚”。 《怜悯是人的天性》 本文节选自《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该书是 1753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在性质上,这是一部阐发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仅次于 1762年卢梭著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论人与人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