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7649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课件:3-2北魏孝文帝改革(共13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36950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6
人教,北魏,PPT,13张,改革,孝文帝
  • cover
课件13张PPT。 “畜牧迂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              《魏书·序记》 请根据材料和图片,分别描绘长城南北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分属于什么类型的文明。 文明冲突:北魏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文明冲突是文明发展演进的动力。历史上每一次文明冲突的结果往往是形成文明共存与进一步的融合,……文明共存是融合各种文明不同的特质,扬弃不合时宜的文明,形成多元化的新的文明体系。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智者的选择———文明的融合 北魏孝文帝统治初期,派出几个特使团,分别就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环境、社会习俗、民族关系在平城及周边展开调查,分析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回朝后如实禀报。社会调查 材料:北魏的洛阳,城内有大市、小市、四通市,总称“洛阳三市”。市内有钟鼓,开市、散市都以击鼓为号。市内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全城居民中有上万户来自各地的商人,其中包括来自远方异国的商人。……北魏的许多贵族高官显宦也都经商。 ———《中国历史.魏晋卷》 探究:依据图片并结合材料思考:北魏呈现怎样的经济状况?历史再现 1.平城草木丰盛,牛羊成群,气候不冷不热,而洛阳夏季酷热难耐,为什么要迁到洛阳去呢? 2.我是个大奴隶主,在平城有豪华的宅院,大量的地产,还有众多的奴隶,生活的很好,不能迁都。 3.我们平城周围多数是鲜卑人,而洛阳周围多数是汉人,语言不统一,多别扭。 4.平城是祖宗定下来的都城,已近百年了,我们世世代代都住在这里,不能迁。 5.洛阳是汉人居住区,如果把都城迁到那里,会威胁我们的统治。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如何?皇上,不要再前行了!只要皇上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魏看图说话: 孝文帝设巧计迁都洛阳请你分析这两幅图片在服饰上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你当专家 马克思说:“野蛮的征服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智者的选择———文明的融合本课小结一、改革前期:建立新制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2、推行均田制———土地制度 3、设立三长制———基层行政制度 4、推行租调制———赋税制度二、改革后期: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一)、迁都洛阳(二)、移风易俗: 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 定门第等级;通婚姻;改籍贯。          通过建立新的制度来缓和社会矛盾全面推进汉化政策史学争论后人在评价拓跋宏的全盘汉化改革时,不外乎以下三种观点: 一是褒扬肯定。认为他完成了北魏社会的封建化,推动了各民族的融合,促进了当时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与文化的进步。应该说,孝文帝的全盘汉化顺应了当时的历史发展潮流,也是他不得不采取的改革方略。 二是褒贬兼而有之。在肯定拓跋宏汉化改革的同时,认为他不该没有选择、不分青红皂白、不论精华糟粕地对汉族文化一概吸收。比如门阀制度的建立就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它不仅使得鲜卑贵族日益腐化无能,还使得兵士地位下降、士气低落、战斗力更低。而他于迁都洛阳不久,在准备不足、内部不稳的情况下就接连不断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征伐南齐的军事行动,更有操之过急之嫌。 三是全盘否定。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是迂腐的儒化、消极的汉化,只学到了汉人的繁缛礼仪与腐朽的因子,丢掉了拓跋部勇武质朴之长,他的改革不仅没有起到振兴北魏之效,反而导致了民族的柔弱与国家的衰亡。 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 孝文行改革,旧俗尽扫光; 均田加俸禄,南迁到洛阳; 鲜卑封建化,民族融合强。谢谢指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