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96543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课件(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366256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词,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念奴娇 过洞庭/张孝祥 壹 贰 叁 肆 教学任务 作 者 简 介及写作背景 理解诗歌大意,了解意象特征 体会诗歌的情感,学习词人人格 壹 贰 叁 肆 把握物境与心境高度融合、自然美与人格美浑然一体的艺术特色 壹 贰 叁 肆 作者简介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 。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次年在芜湖病逝,年仅三十八岁。 张孝祥善诗文,尤工于词,其风格宏伟豪放,为“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传世。 张孝祥在南宋前期的词坛上享有很高的地位,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奠基人之一。与张元干一起号称南渡初期词坛双璧。 他为人直率坦荡,气魄豪迈,作词时笔酣兴健,顷刻即成。其词早期多清丽婉约之作,南渡后转为慷慨悲凉,多抒发爱国思想,激昂奔放。 写作背景 公元1127年,宋都开封为金兵所破,徽、钦二帝被俘,宋钦宗的弟弟赵构逃往南方,迁都于杭州。宋室南渡成为南、北宋的分水岭。金兵大量屠杀无辜平民,把人视同猪狗,开封及周边方圆几百里都惨遭杀掠,饿殍遍地,竟食人肉,大量汉人被在耳朵上刺字,作为奴隶出卖。金人搜刮大量土地,强制中原人改变发型和服饰,朝廷上下为之一空,“二百年府库蓄积”荡然无存。张孝祥心怀亡国之痛,主张抗战以恢复中原。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八月,张孝祥在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的任上,因受政敌谗害而被免职,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即景生情,写下这首词。 关于“念奴娇”词牌 著名词牌名之一,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的一个名叫念奴的歌伎,“善歌唱......声出於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 ” 传说玄宗每年游幸各地时,念奴常暗中随行,唐玄宗每次辞岁宴会时间一长,宾客就吵闹,使音乐奏不下去。玄宗叫高力士高呼念奴出来唱歌,大家才安静下来。念奴色艺双全,其声名一直传至后世。因之取念奴为词牌名。 相传《念奴娇》词调就由她而兴,意在赞美她的演技。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本词牌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 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张孝祥 风势 镜子 美玉 附着,即漂浮 洁白的月亮 银河 里里外外 月光 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稀疏 泛舟 青色的水 舀水 长江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首句点明地点、时间和天气状况。 洞庭:屈原在悲愤中涉水洞庭,写下“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后“洞庭” 多与“雁”、“月”等意象相连,或伤别离,或哀漂泊。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抒凄清忧怨情怀;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寄干谒希望。 风色:指天气情况良好,视野广阔。 更:表递进,强调了秋高气爽的天气。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玉鉴琼田:一片如玉石般晶莹剔透的世界让人若身临其境,心旷神怡。 中国古代人美感的最佳代表是玉 。 ———李长之 三万顷:虚指指水域之广大,望不到边际。 扁舟:细长如叶的小舟,象征隐逸江湖,远离官场。出自《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 词人躁动不安的心灵变得恬然自适。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