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登快阁 教学目标 1.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登快阁》,体会律诗的形式特点。 2.结合书下注释和文后解析,抓住意象,正确理解典故,把握本诗的主要内容。 3.通过分析关键词,解析本文情感变化的脉络,体会本诗“能移太白歌行于律诗”的特点。 4.结合搜集到的资料,从意象、用典,与杜甫《登高》诗作的对比阅读,关注文学文化的传承创新,学习黄庭坚改革创新的精神。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借助注释和文后解析,正确理解典故。 2.抓住意象,把握本诗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通过解读诗人登快阁寻得的快意,把握本文情感变化脉络:了却公家事的快意———倚栏游赏的快意———世无知己的慨叹———美酒作伴的快意———决意归隐的快意,感受诗人感情一气直下的气势和力度,体会本诗“能移太白歌行于律诗”的特点。 2.从意象、用典,与杜甫《登高》诗进行对比阅读,结合搜集到的资料,从思想内容、人格精神等方面关注黄庭坚诗歌传承创新,学习黄庭坚改革创新的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 (从登临诗导入)万古登临望奇景,万古情思赤子情。我们学过了很多登临诗,如《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等,陈子昂登上幽州台,感慨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渴盼着能够赏贤任能的君主,这是一种大孤独。杜甫看到泰山雄伟高大、神奇秀丽,他想要攀登绝顶,俯视一切,这是一种大气魄。王安石登上飞来峰,宝塔高耸入云,眼前灿烂明亮,他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怕任何阻扰,勇往直前,这是一种大抱负。北宋诗人黄庭坚登上快阁,澄江明月、千山落木,消解了他公事的烦扰,获得了精神解脱的快意,这是一种大自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庭坚的《登快阁》。 读诗歌———明确文体,划分诗歌节奏,有节奏、有感情朗读本首七言律诗 (一)(阅读诗歌,我们先从形式入手)我们先来明确这首诗的文体。 (1)本首诗一共八句,中间四句,澄江———落木,一道———千山,月———天,分明———远大,对仗工整。 (2)第二、四、六、八句的韵脚字“晴”“明”“横”“盟”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 (3)我们再来看这首诗歌的平仄格式。它符合格律诗的平起仄收式。(要注意的是诗中今读平声的古入声字有:阁、绝、笛、白。尾联出句用了七律平仄的特殊形式,把“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改为“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是诗人写作七律的一种风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4)我们来看这首诗的结构,这首诗1、2两句“快阁”点题,3、4句写景,最后4句抒情,符合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 至此可以明确,《登快阁》是一首七言律诗。 (二)(为格律诗划分节奏有利于把握诗歌内容与情感。) 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一】划分诗歌节奏,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登快阁》,体会律诗的形式特点。 我们为本首诗划分节奏,七言格律诗除了每七字之后的停顿外,一般句内可以有“二二一二”和“二二二一”等的划分。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知诗意———抓住意象,理解本诗主要内容。 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二】圈出意象,品读本诗,理解主要内容。 第一句 痴儿了却公家事 结合注释,我们知道,开篇,作者自称“痴儿”取自一则典故,在《晋书·傅咸传》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了事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