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61930

[双成新学案](2015年秋)人教新课标地理必修1第四章 知识整合提升

日期:2024-06-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1次 大小:13633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新课标,整合,知识,第四章,必修,地理
  • cover
一、外力作用的差异 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 (1)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等。 (2)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 (3)高山地区以冰川作用为主,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 (4)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等地貌。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1)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堆积。因此,上游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 (2)冰川作用:高山上侵———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湖、冰碛垄等。 (3)风力作用:在干旱区,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形成移动沙丘,堆积地貌(如黄土高原)等。 练习1 下图是“我国渤海某海岸地表物质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区的地貌有(  ) ①新月形沙丘 ②海蚀崖 ③三角洲平原 ④风蚀蘑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塑造该地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①风力作用 ②海浪侵蚀作用 ③河流堆积作用 ④冰川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C (2)C 解析 (1)图中没有侵蚀海岸,排除海蚀崖 ;风蚀蘑菇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2)根据新月形沙丘、三角洲地貌可推知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作用、河流堆积作用。 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技巧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变式图的判读中应牢记以下“窍门”: 一是自岩浆始至岩浆终,而且生成岩浆岩的只能 是岩浆。二是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方框应为岩浆岩,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有三个箭头指向的方框必为岩浆。三是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且由外力作用形成。同时在岩石圈物质循环图中,要注意三种情况: (1)有的图把岩浆岩分成了两类:侵入型岩浆岩和喷出型岩浆岩,而有的图中只表示为岩浆岩。 (2)在岩石转化为沉积岩的过程中,有的示意图强调了沉积物这一环节,而有的就没有这个环节,直接过渡到沉积岩。 (3)岩浆岩和沉积岩在转化为岩浆的过程中, 由于高温高压的作用,必然经历变质过程,因而有资料强调只有变质岩才能形成岩浆。但由于这个变质过程较为短暂,属于整个转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因而也有的资料把这个过程忽略,认为各类岩石都可以直接形成岩浆。 常见的变式图如下所示: 练习2 右面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分析完成(1)~(3)题。 (1)1代表的地壳物质是(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岩浆 (2)2代表的地壳物质是(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岩浆 (3)如果3代表的是沉积岩,则指向3的箭头b代表的是(  ) A.上升冷却凝固 B.外力作用 C.变质作用 D.重熔再生 答案 (1)D (2)A (3)B 解析 由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可知,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各类岩石,经过外力作用都能形成沉积岩;各类岩石经过变质作用都能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都可经过重熔再生形成新的岩浆。结合图示判断,1代表岩浆,2代表岩浆岩,3代表沉积岩或变质岩,4代表变质岩或沉积岩。 三、河流地貌的发育 1.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的侵蚀方式主要有向源头侵蚀(溯源侵 蚀)、向下侵蚀(下蚀)和向两侧侵蚀(侧蚀)。不同河段或河流的不同时期,河流所受的侵蚀方式不尽相同,地貌各有差异。如下图所示: 2.河流堆积地貌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 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有洪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三种类型,如下图所示: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高原地区:聚落大多呈条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2)山区:聚落主要分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