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625027

第六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教案(两框题打包)-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2358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六,八年级,法治,道德,统编,学年
  • cover
单元备课说明 一、单元课标要求 基于《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阐述,道德修养:初步了解职业道德规范,立志做未来的好建设者。 健全人格:学会合作,树立团队意识。 责任意识:自觉分担家庭责任,体会敬业精神的重要性,具有较强的责任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国情教育: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定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二、单元教材分析 此单元是八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三单元,在逻辑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规则的基础上,此单元将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社会责任,积极主动服务奉献社会。此单元内容是对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内容的深化。第四单元讲述的维护国家利益、担负历史使命等内容进一步将社会责任扩展到国家层面,是对此单元内容的进一步拓展。 第六课由两框内容组成。第一框“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主要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责任,责任的来源有哪些;懂得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相应的责任;知道每个人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他人负责,同时其他人也在对自己负责。第二框“做负责任的人”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承担责任意味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也可以获得一些回报,要学会做出合理的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对不是自愿选择但又必须做的事要自觉承担、尽力做好,努力向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得失的人学习。第七课由“关爱他人”和“服务社会”两个框题组成。第一框题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帮助学生感悟关爱无处不在,让学生体味关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从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三个方面分析关爱的意义,使学生在思想上认同“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在行动上主动关爱他人,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关爱他人应该持有的态度。第二框题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服务社会的点滴小事入手,与学生一起探讨服务社会的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做好本职工作等途径,践行奉献社会的理想。其中,第六课内容是第七课内容的基础,第七课内容是第六课内容某种意义上的延伸。 三、单元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已具备一定的责任意识,能初步认识到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角色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同时也知道承担责任伴随着代价和回报。但是,受认知水平和生活阅历所限,初中学生的责任意识还不够强,对如何正确履行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的责任还没有全面的认识,在某些方面缺乏奉献精神,因此表现出来履行责任的能力还不够强,意志还不够坚定,情感还不够牢固,对应承担的责任有推卸的心理。对此单元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树立在家庭和学校中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引导学生扮演好并明确自己的不同角色,自觉主动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尤其是学会怎样负起不可推卸的责任。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等问题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和理解,大多数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主动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但是,有些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把得到关爱视为理所当然,却不能对他人产生“共情”的心理,有些学生虽有关爱他人和服务社会的心理,但落实到行动上表现出畏难情绪,缺乏行动力。对于服务社会,受现实条件的限制,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活动的经历有所欠缺,在思维方面也把服务社会固化为参加公益活动。在对第六课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知道自己受到他人和社会的关心爱护,理应有回馈社会的责任,要积极奉献自己的爱心,服务社会。第七课引导学生把关爱他人的情感升华到服务社会,要注意学生的心理体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进而自然而然地形成奉献社会的意识;同时要注重学生的行为养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致力于服务社会,衷心于志愿者活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