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644027

6.3 实验活动6 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课件 (共45张PPT)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二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911823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45张,第二,必修,2019,人教,PPT
  • cover
(课件网)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实验活动6 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我们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下面我们自己亲自动手,来制作原电池。 ~~~~~~~~~~~~~~~ 实验活动 6 ~~~~~~~~~~~~~~~ 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 实验目的 ] 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能转化成电能过程中的作用,体会化学的价值。 2. 认识原电池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 [ 实验用品 ] 烧杯、导线、电流表。 锌片、铜片、石墨棒、稀硫酸 [ 实验步骤 ] 1. 电极材料的实验 (1) 用导线将电流表分别与锌片、铜片相连接,使锌片与铜片接触,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发生偏转:用石墨棒代替铜片进行上述实验。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现象: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说明锌和铜接触不能发生反应,没有电流产生。 A Zn Cu A Zn 石墨 实验现象: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说明没有电流,说明锌和石墨棒接触不能发生反应。 电极材料 电流表指针是否发生偏转 解释 锌片、铜片 不偏转 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材料相互接触,并不能产生电流。 锌片、石墨棒 不偏转 实验结论:说明只有电极材料相互接触并不能产生电流。 (2) 将锌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观察现象;再插入铜片,观察现象;取出铜片,插入石墨棒,观察现象。 ① 将锌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锌片逐渐溶解,锌片周围有气泡产生,锌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 Zn+H2SO4=ZnSO4+H2↑ e- e- 实验现象:锌片逐渐溶解,锌片周围有气泡产生,锌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Zn+H2SO4=ZnSO4+H2↑ 把铜片插入稀硫酸,没有现象产生,铜和稀硫酸不反应。 稀硫酸 Cu Zn Zn2+ e- e- ②将锌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再插入铜片,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锌片逐渐溶解,锌片周围有气泡产生,锌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Zn+H2SO4=ZnSO4+H2↑ 把石墨棒插入稀硫酸,没有现象产生,石墨棒和稀硫酸不反应。 稀硫酸 石墨 Zn Zn2+ e- e- ③将锌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再插入石墨棒,观察现象。 电极材料 实验现象 解释 锌片 锌片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Zn+H2SO4=ZnSO4+H2↑ 锌片、铜片 锌片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铜片无现象 Zn+H2SO4=ZnSO4+H2↑ 锌片、石墨棒 锌片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石墨棒无现象 Zn+H2SO4=ZnSO4+H2↑ 实验结论:说明有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但是不用导线连接,也不能产生电流。 2. 原电池实验 如下表所示,选择不同的电极材料,以及稀硫酸、导线和电流表,组装原电池,试验其能否产生电流,并作出解释。 正极 负极 Zn2+ H+ H+ H2 H2 Zn 稀硫酸 Cu 实验现象:锌片不断溶解,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铜四周不断产生气泡,说明产生了电流,形成了原电池。 1. 以 Zn-Cu (稀硫酸)设计如图原电池,观察现象 e- e- e- e- e- e- 锌片(负极):氧化反应 Zn-2e-=Zn2+ 铜片(正极):还原反应 2H++2e-=H2↑ Zn2+ H+ H+ H2 H2 Zn 稀硫酸 Cu e- e- e- e- e- e- 实验现象:锌片不断溶解,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石墨棒四周不断产生气泡,说明产生了电流,形成了原电池。 2. 以Zn-石墨棒(稀硫酸)设计如图原电池,观察现象 Zn2+ H+ H+ H2 H2 Zn 稀硫酸 石墨 e- e- e- e- e- e- Zn2+ H+ H+ H2 H2 Zn 稀硫酸 石墨 石墨棒(正极):还原反应 2H++2e-=H2↑ 锌片(负极):氧化反应 Zn-2e-=Zn2+ e- e- e- e- e- e- 实验现象:铜片无现象,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石墨棒四周无现象,说明没有产生电流,不能形成原电池。 Cu 稀硫酸 石墨棒 3. 以Zn-石墨棒(稀硫酸)设计如图原电池,观察现象 电极材料 实验现象 解释 锌片、铜片 锌片不断溶解,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铜四周不断产生气泡,说明产生了电流,形成了原电池。 锌片:氧化反应 Zn-2e-=Zn2+ 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