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662187

古诗词诵读《游园·皂罗袍》课件(共17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174180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古诗词,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游 园 明·汤显祖 ~ 之 ~ 【 皂罗袍 】 【学习目标】 1.了解汤显祖及其《牡丹亭》;品味戏曲语言。 2.学习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关注戏曲中的人物个性,体味杜丽娘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3.提高鉴赏戏曲的能力,在诵读中体会戏曲语言的抒情性和音韵美。 4.背诵古诗。 壹 作者简介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 、又号 ,晚号 ,自署清远道人。明代 , 。 戏剧作品 (即《牡丹亭》) 、 、 合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其中《还魂记》(即《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牡丹亭》与《西厢记》、《窦娥冤》、 《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若士 海若 茧翁 戏曲作家 文学家 《还魂记》 《紫钗记》 《邯郸记》 《南柯记》 汤显祖所生活的时代———明王朝正走向衰落。两千年来作为社会思想基础的儒学,已经日益迂腐固执,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发展,扼杀人性。女性受到礼教的束缚就更为残酷。《丛杂记》记载说:明时,“以家有烈女贞妇为荣,愚民遂有搭台死节之事。女有不愿,家人或垢骂辱之,甚至有鞭打使从者”。 16世纪,新的商业城市在兴起,市民阶层逐渐形成。这样, 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思想,反对迷信和正统思想的束缚,要求个 性解放等等。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汤显祖创作《牡丹亭》,塑造了一个背叛礼教的形象,反对束缚人的个性,呼吁给妇女做“人”的权利,不能不说是进步社会思想的反映。 写作背景 《牡丹亭》剧情简介 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私出游园,触景生情,困乏后梦中与岭南书生柳梦梅幽会。从此一病不起,怀春而死。 柳生进京赴试,借宿观中。他在园内拾得杜丽娘殉葬的自画像,情有所钟,终于和画中人的阴灵幽会。 柳生情系丽娘,冒死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 缔结秦晋之好,同往临安。 杜宝升任宰相,拒不承认婚事。最终闹到金銮殿之上才得以解决,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位有情人终成眷属。 传奇剧本与元杂剧的区别 一、杂剧结构是四折一楔子,不标折目;传奇不称“折”而称“出”,并加出目,出数不定,多是四五十出的长篇。 二、传奇和杂剧一样都有唱、科、白。杂剧由一个角色唱到底,传奇是各种角色都可以唱,可以独唱、对唱、轮唱和合唱;动作在传奇中不称“科”而称“介”。 、 《游园》在整部作品中的地位 《牡丹亭》全剧共五十五出(场)。 《游园》是第十出《惊梦》中的前半部分,由六支曲子组成,主要写杜丽娘为了排遣愁闷,走出深闺,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天地。通过赏春――感春――伤春的感情变化,透露出杜丽娘青春的苦闷与精神的压抑,同时大自然的无限春光也触动了她内心深处对美的渴望,唤起她青春意识的觉醒。 本文选择的是《牡丹亭》中最有名的一支曲子 --【皂罗袍】(昆曲曲牌名)游园 是编者加的 初读文本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游园 明·汤显祖 【 】 皂罗袍 疏通文意 这样繁花似锦的迷人春色无人赏识,都付予了破败的断井颓垣。这样美好的春天,宝贵的时光如何度过呢?使人欢心愉快的事究竟哪一家才有呢?雕梁画栋、飞阁流丹、碧瓦亭台,如云霞一般灿烂绚丽。和煦的春风,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画船,我这深闺女子太辜负这美好春光。 - 文本鉴赏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