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0.1 法律为我们护航 1.政治认同:认识到国家制定的各项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感受党和政府及各方力量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做出的关爱和保护。 2.法治观念:通过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了解其他法律,要求学生树立法治意识,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责任意识:感受法律的特殊关爱和保护,增强法治观念,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生活。。 4.健全人格:通过了解国家不断加深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懂得作为未成年人应该要珍惜国家的这种特殊的保护,拒绝不良行为。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教学难点: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防线。 自学指导 认真阅读课本,思考下面问题。 1、什么是未成年人? 2、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 3、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4、保护未成年人是谁的责任? 5、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六道防线是什么? 6、未成年人应如何正确对待自己享有的特殊权利? 我们需要特殊保护 1、什么是未成年人?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生活中未成年人受到的伤害 家庭暴力 校园欺凌 贩卖儿童 溺水 食物中毒 绑架儿童 探究:2、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 1.未成年人容易遭受哪些侵害? 溺水身亡 中毒死亡 饿死 食物中毒 儿童买卖 非法暴徒 家庭暴力 校园欺凌 2.为什么会遭受这些到侵害? 家庭监管缺失 不法分子的侵害 自身的弱势处境 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保护。(自身原因) 错误表达: 未成年人没有自我保护能力;没有辨别是非能力;没有自我控制能力 保护儿童权利的历程 20世纪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认识到儿童是战争的最大受害者,开始关注儿童的权利。 1924年,第一份《儿童权利宣言》在瑞士日内瓦诞生。 195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明确了各国儿童应当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对缔约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儿童权利公约》。《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 1990年8月29日,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991年12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中国加入该公约。 截至2015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已获得包括中国在内的196个国家的批准,是世界上最广为接受的公约之一。 (补充说明:《儿童权利公约》是第一部专门保障儿童权利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性公约。) 抗日战争时期废墟中的儿童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儿童撤离伦敦 萌芽 初始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开始关注儿童权利。 发展 推广 实施 1924年,首次提出了“儿童权利”的概念。诞生第一份《儿童权利宣言》。 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宣言》《儿童权利公约》。 1990年我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保护儿童权利逐渐成为世界共识。 201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三项任择议定书,确保儿童可向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投诉其权利所遭受的侵犯。 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 2. 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思考:保护儿童权利成为世界共识说明了什么? 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人类发展) 2. 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 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必要性———自身特点) 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重要性———人类发展) 世界是你们的,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