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673289

第三章 光现象 第四节 光的折射 教案 鲁科版八年级物理

日期:2025-02-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7次 大小:204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第三章,现象,第四,折射,教案,科版
  • cover
光的折射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使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折射角。 2. 使学生掌握折射规律,并能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折射现象。 3. 知道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 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热爱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规律。 (二)难点: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三、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用:激光演示器,水槽,水,玻璃杯,投影仪及画有碗底硬币的光屏,筷子,动画演示课件。 学生实验用:碗,硬币,水,玻璃茶杯,方形玻璃缸,直尺,铅笔。 四、教学过程 【导入】 让学生做两个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实验1:在空的茶杯里放一枚硬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地向杯里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观察者看到了硬币,还会看到硬币升高了。 学生实验2:取一玻璃茶杯,倒入约半杯水,把一支铅笔斜插入水中,会看到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 上述实验中,学生疑窦顿生,将引起学生思考,从而引出新课———光的折射。 【新课讲解】 1. 知识点详细讲解和具体操作 (1)折射现象 演示实验1:将激光笔固定在铁架台上,往水槽内加一定量的开水,把激光笔发出的光射向热开水上面的“白汽”中,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结论: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折射光线与法线所夹的角叫折射角。 (2)折射使池水“变浅” 演示实验2:通过投影仪,在屏幕上形成清晰碗底硬币的像,由同学向碗中缓慢注水,从屏幕上观察到的像有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分析:碗中没有水时,屏幕上的像是碗底硬币反射的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加水后,由于光从空气到水中发生了折射,看上去碗底“升高了”,硬币的像上移,水深比实际深了。所以,当我们站在游泳池边时,不要贸然下水,因为池水比看起来要深,贸然下水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画出光折射时的光路图,为分析折射规律作准备。 (3)折射规律 演示实验3: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教师补充:如果光从水(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出: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光垂直射向其他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教师讲述: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①插入水中的筷子为什么会弯折?(学生看演示并讨论)。 ②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当从岸上看清水底、在岸上用竹竿“够”水里的鱼时,有什么经验?(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小结:从岸上看清水底,人会感到水深比实际浅一些,这是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所以用竹竿“够”水里的鱼时,实际上并不是我们认为的鱼的位置,而是鱼的虚像。因此,在捕鱼时,往往瞄准看到的鱼的稍下方位置,才能用鱼叉叉到鱼。 ③为什么有经验的渔民在叉鱼时,总是向看到的鱼的下方投叉?(学生讨论后回答)。 ④为什么会产生海市蜃楼现象?(学生看课件后讨论回答)。 (5)光速 教师指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