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于一刹那看见伟大--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壶口瀑布》是部编版教材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游记散文。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并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的情思,是这节课的重点。作者在文中不仅精细地描摹了壶口瀑布汹涌澎湃之景与壮丽开阔之境,更由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的性格联想到人的经历,联想到中华民族的艰难历程,由对黄河个性的歌颂升华到对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精神的歌颂。 【学情分析】 《壶口瀑布》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篇文质兼美的游记散文,作者是梁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其实是另一种阅读,是理解世界的-种方式。这个单元的主题是通过学习游记类的文章,通过记述作者的游览见闻抒发作者的情思。学生阅读这类文章能够丰富见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学生在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篇学习了光未然的《黄河颂》,有一定的基础。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类的文章,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三峡》《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等,这类文章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游记类文章的特点,能对生动的语言进行赏析外,还要掌握一些写景的方法,理解作者的情感。黄河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于学生还难以理解,需要老师适时引导。这就需要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 【设计理念】 本文是一篇游记,了解游记这种文体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写景方法,是最基本的目标。另外,本文的语言优美,所写景物雄浑壮阔,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感受到壶口瀑布的气势。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味语言,感受壶口瀑布的壮美与柔美,是学习本课的第二个目标。本文的重点还在于借壶口瀑布来表达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赞美之情,因此应将体悟作者通过壶口瀑布表达对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精神的赞美之情,确立为本课的第三个学习目标。 设计时力求基于情境,以任务群为统领,组织教学,体现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关注学生的读书体验,让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落到实处,强调学生自主探究文本,学会合作交流,并辅以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高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1.理清游踪,把握独特写景角度; 2.品读语言,感受瀑布磅礴气势; 3.体会情思,感悟民族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游踪,把握独特写景角度; 2.品读语言,感受瀑布磅礴气势; 【教学难点】 体会情思,感悟民族伟大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壶口瀑布是九曲黄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河床突然变窄,河水犹如收紧的“壶口”,从20米高的悬崖上急跌而下,奔涌向前,故名“壶口瀑布”。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它惊涛拍岸的气势。(播放壶口瀑布视频) 师:看完视频,此刻,你最想用哪个词来形容你的感受? 生:奔腾不息、波涛汹涌、激流涌荡,震人心魄...... 师:散文名家梁衡也用文字记录下黄河冲过壶口一刹那的壮观之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 二、目标导航,学有方向 (出示学习目标) 三、基于情境,明确任务 为了提升壶口瀑布的知名度,抖音平台推出了“大美黄河·壮哉壶口”的旅游直播活动,通过旅游直播的方式,用镜头展现壶口瀑布独特的景象,让观众了解壶口,爱上壶口。请结合课文,带上你的团队,开启直播之旅吧! 四、寻所至,探究独到视角 任务一:精选观景时节·绘制直播路线 1.快速浏览课文,圈点勾画重点词句,完成表格,找出梁衡眼中壶口瀑布的最佳旅游直播季节,最佳直播地点,最佳观赏视角,绘制最佳观景路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