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714649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1-05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158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一节
  • cover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课程标准分析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的第一节,是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开端。 教材从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地理分区等方面展开,内容丰富,层次清晰,为后续学习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奠定了基础。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通过大量的地图和资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七年级上册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读图能力,但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还不够熟悉。 学生对亚洲的了解可能仅限于一些表面的知识,对于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的具体特点及影响缺乏深入的认识。 学生在空间思维和地理逻辑推理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活动进行培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运用地图描述亚洲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 能够通过比较,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能够说出亚洲的地理分区及各个分区的主要国家。 能够分析亚洲地理位置和范围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析图和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通过对比分析亚洲与其他大洲的位置和范围,提高学生的地理比较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意识,激发学生对亚洲地理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依据。 亚洲的地理分区及地域差异。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准确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 理解亚洲地理位置和范围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亚洲地理位置、范围和分区等基础知识。 读图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地理问题。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和探究能力。 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播放一段展示亚洲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经济发展的视频短片,如长城、泰姬陵、东京都市风貌等。 提问学生:“视频中展现的是哪个大洲的景象?”引导学生回答“亚洲”。 教师引入:“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它地域辽阔,景观多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二)新课讲授 (一)雄踞东方的大洲(20 分钟) 地理位置的描述方法讲解 教师提问:“要描述一个地区的位置,我们通常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亚洲的半球位置 展示“亚洲在世界的半球位置图”,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学生回答:“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教师解释判断依据:东西半球分界线是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亚洲大部分在 20°E 至 180°之间,所以在东半球;赤道(0°纬线)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亚洲大部分在赤道以北,所以在北半球。 亚洲的海陆位置 展示“亚洲的海陆位置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周围的海洋和相邻的大洲。 提问:“亚洲东临哪些大洋?西与哪些大洲相邻?”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亚洲的经纬度位置 展示“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所跨的经纬度范围。 提问:“亚洲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的大致经纬度是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亚洲北部约达北纬 81°,南部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