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717335

科粤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3.5 跨学科实践活动_水的净化与自制净水器课件(32张PPT)

日期:2025-05-0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42048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科粤版,32张,课件,净水器,自制,净化
  • cover
(课件网) 2024年秋季 化学 科粤版(2024)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维持生命的物质———氧气、水 3.5 跨学科实践活动:水的净化与自制净水器 九上化学 KY 1.学会水的净化方法:探究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沉淀法、过滤法 和吸附法,形成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2.自制净水器:设计、制作、测试、优化简易净水器,完成水的净化。 3.展示交流:展示自制净水器及其净水效果,小组评价。 4.关注饮用水安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5.能基于真实问题情境,初步分析和解决与水相关的综合问题。 1.观察浑浊的天然水 方法 操作 结论 目测法 取约 浑浊的天然水 (需新鲜提取或冷藏保存6小时 内)置于烧杯中,用肉眼观察水中存在的杂质 天然水中含有泥沙、腐殖质、藻类、浮渣等难溶性物质 显微镜法 取几滴烧杯中的天然水,制作临时装片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天然水中还有哪些杂质 水中含有色素等可 溶性杂质以及细菌 等微生物 浑浊的天然水中的杂质有以下三类: 沉淀法 实验图示 实验现象 结论 静置 沉淀 _____ 水分层,上层水较澄清,底层水较 浑浊 较重的不溶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 吸附 沉淀 _____ 水分层,上层水十分澄清,底层有大量悬浮物沉淀 硫酸铝或明矾有净水 作用 2.常用的净水方法 (1)沉淀法 (2)过滤法(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过滤后的水中还含有可溶性 杂质) ①原理:过滤是利用溶解性的差异将固态和液态的混合物分离。 ②过滤用到的仪器:铁架台(带铁圈)、漏斗、滤纸、烧杯、玻璃 棒等。 ③过滤装置的安装和过滤 ④过滤操作要点:可以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 实验操作 把经硫酸铝或明矾沉淀后的水沿玻璃棒缓慢倒进 漏斗中,用烧杯收集滤液 实验现象 烧杯中得到的滤液比过滤前的液体澄清 结论 过滤能净化浑浊的水 师生互动 问: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 答:常见的原因有滤纸破损、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 净等。处理方法:应查明原因,重新过滤,直至澄清。 (3)吸附法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经过滤的天然水的滤液约 置于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活性炭(或木炭),振荡,静置数分钟 水无色、无味,澄清、透明 用显微镜观察经过沉淀法净化后的水 观察到少量的微小颗粒状物质、色素、细菌等 用显微镜观察经过过滤法净化后的水 几乎没有微小颗粒状物质,色素、细菌等减少 用显微镜观察经过吸附法净化后的水 观察到少量细菌等微生物 归纳总结 常用的净水方法 净水方法 净水原理 作用 净化后所 得物质的 类型 净化 程度 沉淀 静置 沉淀 利用重力作用使水中较大 颗粒的不溶性杂质沉降 使不溶 性杂质 沉淀 混合物 _____ 以下方法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 净水方法 净水原理 作用 净化后所 得物质的 类型 净化 程度 沉淀 吸附 沉淀 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 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 使悬浮的小颗粒不溶物凝 聚在一起形成较大颗粒的 不溶物而沉降下来 使不溶 性杂质 沉淀 混合物 _____ 净水方法 净水原理 作用 净化后所 得物质的 类型 净化 程度 过滤 把液体与不溶于该液体的 固体物质分离 除去不 溶性 杂质 混合物 _____ 吸附 利用活性炭等物质的吸附 作用,将水中一些杂质吸 附进而除去 除去色 素和异 味等 混合物 3.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拓展培优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明确规定了我国饮 用水的水质(水体质量的简称)标准。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要求是: 感官性状良好(无色、透明、无异味、无异臭及无肉眼可见物)、 流行病学上安全(无病原微生物)、化学组成对人无害(无有害的 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常见的水质常规指标主要有浑浊度、肉 眼可见物、 (酸碱度)、总硬度等。 典例1 2024年夏季我国很多水域发生大面积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